就在中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时,伦敦赛场上的中国元素也引人注目。而这种元素,早已摆脱了以往仅限于“中国制造”的标签,在文化创意方面的收获尤为引人关注。
就连来伦敦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者也很少有人知道,奥运会上最流行、最抢手、最受大众喜爱的奥运徽章,从设计到生产再到经营,完全由一家中国公司负责。
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一家特许商品专卖店外,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迷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各种奥运徽章,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枢很是高兴。
其实,让他底气十足的还不光是人们对公司的奥运徽章的认可,他们的创意还得到国际奥委会和下届奥运会主办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青睐,几天前,他的公司已与里约热内卢奥组委签下特许商品经营合同。
一枚小小的徽章,往往凝聚着丰富多彩的信息内涵。它可以记录事件经历,也可以表现文化背景。作为人类最伟大的体育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自然也少不了徽章的身影。每届奥运会上,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徽章已经成为保存奥运记忆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最好载体。记者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徽章种类繁多,共有2012款,这些徽章颇具英伦特色,其中包括伦敦桥套装、伦敦夜景套装、皇家公园套装、英式下午茶套装、英国海滩套装等。
2008年5月,华江文化通过招投标,从全球40多家知名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伦敦奥组委徽章类特许经营企业。4年过去了,华江的产品,深受当地居民和来英游客的喜爱。
陈绍枢说,他们从设计开始就注意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和徽章收藏取向。部分产品的设计稿推翻过多次,现在的全面成功与此千锤百炼密不可分。在过去的几年,华江文化为新加坡首届青少年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赛会成功开发了特许商品,成为徽章类著名的国际化企业。公司设计负责人殷旻哲告诉记者,为了更好融合进英国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国际化团队。他们与伦敦当地的圣马丁艺术学院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了英国设计师创意方面的优势。(本报伦敦8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王 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