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6日 星期一

    168个残障孩子的“爷爷”

    ——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6日 06版)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54.12 ●任教学科:小学语文

    ●毕业学校:1973年1月溧水柘塘中学高中部毕业,镇江师范中师毕业,南京教育行政院特教管理大专毕业,1997年南京师范大学特教研究研究生进修班毕业

    ●从教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特殊教育学校

    ●任教经历:1976.02—1986.05在柘塘乡富塘小学任教

    1986.05至今在溧水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葛华钦(中间穿西装的男士)在学生餐厅给智障学生打饭。

    (资料照片)
    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社社办公室(请注明“最美乡村教师2012投稿”字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10-67078888

        人生箴言

     

        为农村残疾孩子服务,心里无比坦然。

     

        同事评价

     

        他总是对我们说“做人一定要谦虚”,正如他低调的做事风格,他揽下很多责任、作出很多贡献,却从未想过任何回报。

     

        ——溧水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成琴

     

        学生评价

     

        葛校长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因为他无私给我们需要的东西,从不求回报,他比我们的爷爷还要亲。

     

        ——溧水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蒋尹尹、汤青青

     

        曾经,他是18个聋哑孩子的“父亲”;如今,他成了168个残障孩子的“爷爷”。

     

        为了这群孩子,他放弃乡镇公办小学副校长一职,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师,与孩子们同吃同住,一待就是26年,从激情青年熬成白鬓老人。

     

        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可以称得上是特殊教育界的一头“老黄牛”。

     

        “教育不能残疾”

     

        “每个聋哑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曾经,他走进一个聋哑孩子的家,那是一间废旧的小厂房,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天,靠门的地方是泥砖砌成的土灶,灶上面吊着几个化肥袋拼成的“隔尘罩”,厚厚的尘土将“隔尘罩”压成了漏斗状。家里还有一只鸡,一只鹅,一条狗。

     

        “如果家里的聋哑孩子不能接受好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葛华钦说,聋哑孩子虽然生理残疾,但他们的教育不能残疾,折翼蝴蝶也应该飞得轻灵,他愿意做护翼人,让聋哑孩子舞得更美。

     

        1986年,听闻南京要在溧水、六合、浦口、高淳、江宁5县创办一批聋哑学校,溧水县富塘小学的葛华钦坐不住了。当时,学校有意提拔他担任副校长,他婉拒了;对于家人的反对,他百般解说,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

     

        没有校舍,他向生产大队借了一间会议室当教室、借两间房屋做学生宿舍;没有教材,他和同事跑到上海买聋哑教材,手提肩扛地运回来。没有学生,他们蹬着自行车跑遍溧水县16个乡镇,共招到18名聋哑学生。

     

        10月中旬,南京溧水聋哑学校开学了,18个学生全部免费入学。当时葛华钦32岁,加上他,学校共3名教师。

     

        葛华钦和同事们白天当老师,晚上当爹妈,两间屋子男女老师带着学生各睡一间。睡前给孩子洗澡、洗衣服,半夜还要爬起来给孩子掖被角……

     

        把心都给了学生,葛华钦很少顾得上家。父母年迈,每到农忙季节,家里7亩田全靠妻子一人忙活,来不及收割时,能有近5亩多稻子烂在地里。

     

        妻子哭得伤心:“你怎么忍心看着全家饿肚子没粮吃?看着60多岁的老父亲走几里路挑水回家?你就真不顾我们的死活?”

     

        葛华钦埋头不说话,他知道自己对不起家人,可学校的孩子们更离不开他,葛华钦只好每周抽时间回家,把重活累活干完后连夜赶回学校。

     

        在葛华钦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渐渐地,师生队伍庞大起来。

     

        “孩子们不能总是在租用的教室里上课,他们要有自己真正的学校。”葛华钦费尽周折,向县里争取到了7亩地,之后他带着教师一砖一瓦地盖了7间平房。他说,这7间房子,才是真正属于聋哑孩子的学校!

     

        “捧在掌心的宝”

     

        “都是生命,可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缺少母爱又有身体缺陷的孩子,不及一根草。”葛华钦动情地说。

     

        16年前,他曾亲眼看见一个被抛弃的智障孩子,大冷天里饿得抓着沙子一口一口往嘴里塞,他上前想带孩子回家,孩子却死命咬了他胳膊一口。

     

        回到家,葛华钦思来想去,决定要让智障孩子上学!他说,只要有教育、有培训,智障孩子不比正常人差。

     

        1997年春天,南京溧水特殊教育学校增设了培智部,并正式更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候幸儿,一个来自外地的孩子,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养父在捡垃圾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养父给他取名幸儿,希望这个先天智障的孩子能幸运些。幸儿长大后,养父把幸儿送到南京溧水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就在幸儿入学的第一天,养父去世了。

     

        幸儿难过至极,常常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天空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爸爸……”听着歌声,葛华钦感到钻心的疼痛,一空下来就陪着幸儿,一老一少有时谁也不说话,都望着天,一起哼歌,有时候老人搂着幸儿,一遍遍告诉他:“孩子,我也是你的亲人。”

     

        刚开始,幸儿对老人的到来非常抵触,又打又闹,渐渐地,他似乎懂了老人的心思,当葛华钦搂着他时,他就把头轻轻靠在老葛身上。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葛华钦轻轻哼着这首总让人鼻子发酸的歌说,虽然这些孩子并不健全,大部分又没有父母,但他们都是我捧在掌心的宝。

     

        患有脑瘫的经明是第一届培智部学生,现在,25岁的经明不仅能生活自理,还熟练掌握了果鸡养殖技术。记者见到经明时,勤快的他正在打扫鸡舍。由于患有脑瘫,经明不能与记者交流自如,但当提及葛华钦时,他马上竖起大拇指,用力点头,吃力地说:“好、好!”

     

        而聋哑学生蒋尹尹,提到葛校长,他随即摆出捋胡子的手势,陈娅老师解释说,这是“爷爷”的意思。陈娅说:“在学校,学生从来都认定葛校长是自己的‘爷爷’!”

     

        “站好最后一班岗”

     

        今年58岁的葛华钦一心只为残障学生。在他所领导的团队的努力下,溧水的特殊教育从无到有,从办学校延伸到办实验基地,在全国首次开创了“教育—培训—就业”的一体化办学模式。

     

        “我不想干坏事,但是我得养活自己”,曾经,一封来自聋哑毕业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这群孩子虽然合格毕业,但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还是存在偏见和歧视,直接导致他们找不到工作。

     

        经历多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葛华钦做出决定:创办实验基地,为孩子们的终身服务。

     

        2001年,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划拨溧水县石港村附近300亩荒山作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并把特殊教育学制由9年延长到12年,增加了3年的基地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基地无偿为毕业生提供岗位。

     

        然而开垦荒山是一项艰苦的任务。“说基地是葛校长和老师们一锄一锄挖出来的,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王成琴告诉记者,当时一顶草帽、一副手套、一双胶鞋是葛校长每天的穿戴,为了省下用工费,他带着全校19名教师从荒山中开垦出了180亩土地。

     

        每次干完活,葛华钦和老师们都是一身汗、一腿泥、满手水疱,却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在用双手创造残障孩子的未来。

     

        11年了,基地扩张到800多亩,牡丹园、葡萄园、盆景园,水产养殖区等初具规模,其中,牡丹园有近500个品种。对于未来,葛华钦规划清晰:基地扩建后总面积将有1500亩,可同时容纳500名残疾人培训就业。

     

        望着满山葱翠,葛华钦并不满足,他有一个目标:让基地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达到甚至高于溧水县平均工资水平。

     

        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葛校长却信心满满,他算了一笔账:牡丹节期间,每人15元的门票,估算每天5000人的客流量,仅两个月,就有近450万元的门票收入;等到2014年,溧水通上轻轨,基地所在的新城规划区开发后,会有更多人来参观游览,基地效益将会更好。

     

        “和以前相比,现在好多了,虽然道路艰辛,可我乐在其中。要问我图什么,我就图能实实在在地为残障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葛华钦的话字字铿锵。

     

        今年58岁的葛华钦还有两年就要退休,却丝毫没有松懈,每天最早到基地,最晚离开。他说:“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龙謦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