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没有鲜明流派划分的昆曲界,一直没有正式的拜师收徒仪式,此次‘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便是要整合全国的艺术资源,打破院团和地域的界限,打造昆曲传承重任的后备人才队伍。”6月30日,随着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由文化部举行的“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在苏州正式启动。
首批11位当今杰出的昆曲艺术家和22位堪称昆曲各行当领军人物的青年演员举行了集中拜师收徒仪式,这11人涵盖了巾生、闺门旦、武旦、丑儿等多个行当。
“青年演员强,则昆曲艺术强;青年演员新,则昆曲艺术新。”专家认为,昆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存在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讲究的是口传心授、活态传承。“优秀表演艺术人才缺乏、创作人员青黄不接是昆曲艺术的现状,通过青年人才与老一辈艺术家的对接,让青年演员传承老一辈艺术家身上的表演精髓及其艺术品质。”
“‘收徒传艺工程’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学习的时间和次数,但我们计划每年向师傅学习两到三部经典剧目。面对面的传授和切磋,将使我们对经典剧目中的角色理解更加深入。”拜入汪世瑜门下的第23届梅花奖得主俞玖林说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是此次收徒传艺工程的“名师”之一。他认为,传承,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涉及方方面面。唱词、音乐、表演、舞蹈都是昆曲艺术的精髓,学习一部戏不可能只学一个角色,需要很多内容加以配合,而“收徒传艺工程”真正实现了昆曲艺术的系统传承。
作为拜师“见面礼”,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异龙将刻有他所有唱腔和剧照的碟片送给了徒弟柳春林和谭笑。他告诉记者,只有演出过几十场后,有了心得体会才能教授给徒弟,这些碟片可以帮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唱腔、念词,方便以后的学习。
在“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的基础上,文化部还将定期举办“名家传戏工程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在肯定“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的同时,一些老艺术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收徒传艺工程”缩短了新老艺术家的距离,提供了传承的便利,但这批青年人才与师父缺乏较深的了解和沟通,加上自身演出压力、地域差异等方面的原因,经费投入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拜师只是一种形式,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架起新老昆曲艺术家之间的桥梁,推动昆剧艺术的发扬光大。”(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