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

    国学漫谈

    南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张立秀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2日   15 版)

        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戏被誉为“百戏之祖”。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现存南戏剧目中,有代表性的是“永乐大典戏文五种”:《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戏产生后,很快向南北流布,衍变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影响直达元明清乃至今天。虽然南戏未能以它纯正原始的面貌保留下来,但在南戏剧本以及历代学者的研究文献之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其静态形式。

        《南词叙录》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作者徐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作家和戏剧理论家。这部著作内容包括南戏的起源、声腔、术语、戏文方言等,也包括一部分具体剧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有关南戏乃至整个戏曲发展史的研究上,能够不断地给予我们启示和帮助。

        第一,关于南戏起源时间的探讨。根据《南词叙录》中的记载,共出现了两个时间点:一是“始于宋光宗朝”;二是“宣和间已滥觞,甚盛行则自南渡”。根据明代祝允明的《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其实有赵闳夫榜禁。”从上述记载来看,南戏在宋光朝年间已引起朝野的关注,说明南戏在此时已有一定规模。正如有的学者所述,“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指的是“永嘉杂剧”,而不是南戏。综上,南戏萌芽于永嘉杂剧,其正式形成是在宋光朝,这种说法似更为严谨。

        第二,关于南戏产生地的考证。对于南戏的产生地,目前已有较为统一的共识。首先,在《南词叙录》、祝允明的《猥谈》以及宋末刘埙的《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等史料中,均提及南戏产生在温州;其次,戏曲剧种的命名常常与地名有关,南戏的不严格称谓包括“永嘉杂剧”、“温州杂剧”等,亦可证明其渊源关系;再次,当时的温州具备可成为南戏发源地的条件。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当时的温州相当于战乱年间的一处“世外桃源”,同时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济较发达,这些都为南戏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关于南戏来源的研究。根据《南词叙录》的记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又罕节奏,陡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巴。”可见,南戏的直接渊源很可能是当地的民间歌舞。

        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依据是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因此可视为北曲的支流。而依据《南词叙录》,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实际上是将南戏从北曲的附庸中脱离出来,赋予了南戏更加独立的历史地位,明确了南戏与北曲为并行的两大戏曲系统。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南戏与北曲虽然相互交流影响,但并不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早期的南戏无论在剧本文学上,还是在曲体上,都有其局限性,也正因如此,南戏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但这并不能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南北戏曲的交流,南戏受北曲杂剧的影响与熏陶,其文学性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南戏从其起源到《南词叙录》的撰写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南戏已从民间的村坊小曲,走进城市,走进宫廷。不论从文辞声律、结构排场,还是思想意义、人物塑造,各方面都已达到不可低估的高度。

        南戏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以曲牌连缀的形式讲述长篇故事,综合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因此其文化价值是立体的,可挖掘性很强。

        第一,语言学价值。与诗词相比,戏曲常常更接近于口语。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而其面向的观众群也多为市民阶层。这就使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且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地域性的方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保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口语、俗语、谚语、俚语等。

        第二,社会历史学价值。宋代时期,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宋室的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了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南戏的戏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譬如在剧本《赵贞女》﹑《王魁》中,作者强烈抨击了封建制度下文人人性的异化及其给善良妇女带来的迫害和灾难,表达了劳苦大众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情绪。另外,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节庆仪式、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巫术等情节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第三,音乐价值。据记载,南戏使用南方曲调,不受宫调限制,可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南戏在温州形成后,于东南沿海各地传播广泛。到了元代末期,又繁衍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四大声腔以及福建泉州、兴化等地的南戏声腔;其脚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种,并创造了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连缀习惯,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

        在民族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同仁关注南戏,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挖掘与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