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高等教育分团走进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师生与高松、焦晓燕、贾凤姿、孙宏斌四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报告团成员面对面,分享了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感人事迹。
“尽管现在我有一大堆头衔,但我始终认为,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高松郑重地说。当台下一位青年教师问如何与学生更好地交流时,高松说:“我把办公室设在实验室里也许就是个好方法,因为做实验我经常住在办公室,经常有学生凌晨敲我的门,但我一点不觉得烦,因为能在半夜三更来向你请教的学生往往都是可造之材,就像当年的孙悟空一样。”师生们被高松教授的幽默逗得哄堂大笑,大家不得不佩服高松的敬业精神。
山东大学教师王华平说:“交流就是在一点一滴中完成的,也许高松教授办公室里半夜亮着的灯就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
她患癌症14年,住院35次,大手术3次,小手术4次,化疗30个周期,放疗4次,到医院门诊就诊100余次,但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她从没误过一次课,没停止过科研工作,没有因疾病放下肩上的职责,这就是永生的博导妈妈石秋杰。
离世前三个月,她成功地获得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离世前48小时,她已全身水肿,呼吸困难,但仍忍着病痛,一字一句地为研究生修改了3万字的毕业论文。离世前30分钟,她留给丈夫的遗言是,不要惊动病友,让我尊严地离开……她的事迹震撼和感动着每一位在场的山大师生。
石秋杰的同事焦晓燕说:“她用大爱坦然面对死亡,用大美恬静告别人间,她耗尽生命的全部来诠释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教好书,育好人’。”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孙宏斌被学生们誉为第一位到宿舍与学生互动的教授。要上好课,首先要了解学生。但困难的是,在上百人的大课时难以了解,怎么办?“我就直接到学生宿舍去,跟学生们在一起,答疑、讨论和交流,每周至少一次,这一习惯坚持了多年。虽然很花时间和精力,但看着学生们对我到来所表现出的欣喜的眼神,我觉得自己再累也值得。”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用三十年的教书育人践行了她所说的“我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一年春节前夕,贾凤姿看到一个男生在又黑又冷的水房里洗衣服,就问:“学校都放假了,供暖和供电都停了,你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呢?”那个学生两眼含泪说:“我家在广西,家里经济困难,往返一趟不少钱,就不回去了。”
作为一位母亲,听了这话之后,贾凤姿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立即把兜里所有的钱递给他:“快回家过年吧,你妈妈一定很想念你……”说到这里许多师生的眼角都湿润了,贾凤姿流露出的母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贾凤姿为了备课,没时间管孩子,又怕孩子从床上掉下来,就把他放在洗衣机里。她的丈夫心疼孩子,说:“你让孩子穿着尿湿的裤子,在洗衣机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地受酷刑,这一点我不能原谅你。”“现在每当儿子说他喜欢洗衣机里的‘潮味’,特别是当看到一米八四的儿子时常把头插在洗衣机里,闻闻洗衣机里的味道时,我心理还真不是个滋味。”说到这里,贾凤姿的声音哽咽了……这时全场师生一同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
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说:“教书育人模范们的事迹让我们深深感动。他们对教书育人事业的赤诚,对学生发自心底的爱,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他们用一个个细微的故事,铸就了一座座伟大的道德丰碑。”(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宋 坤 本报济南6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