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6日 星期二

    榜书热评

    赶快去书店吧

    ——读钟芳玲“书话三部曲”

    孙文泱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6日   13 版)
    鲍德温书仓主人与他的爱犬
    猫咪慵懒地在椅子上睡觉的画面,是鲍德温书仓内的一幅好风景。

        如果不在书店,那她一定在去书店的路上。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和写书为工作、为职业、为事业、为志趣、为生活的人。

        人生如同旅程,书店是旅途中一段段风景。对静态读书的持续的动态追求,让钟芳玲痴迷于书店风景。她的“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每部都紧扣一个“书”字,所述所讲无非书店、书房、书人、书事。

        1949年,生活在纽约的女作家荷琳·汉芙在报纸上看到伦敦查灵歌斯路84号的旧书店“马克士与科恩书店”的广告,声称他们专营绝版书。汉芙去函说明自己以穷作家的身份却有古董书的品位,附上书单,如果每册在5美元以下愿意购买。很快,汉芙收到书店寄来的几册书以及采购经理弗兰克·窦尔的回信。从此汉芙邮购图书,并与弗兰克鱼雁往返十九年。时值二战之后,大英帝国经济衰颓,民生困难,汉芙数度越洋寄来食物分赠店员以报答他们的服务。从未到过伦敦的汉芙,与全店上下结下深厚情谊,而她自己则困于收入不够充裕,几度策划前往伦敦都没有成行。直到1969年的一天,汉芙收到书店来信,得知窦尔先生已经去世,这一夜,汉芙不能入眠。将近二十年里,作家汉芙在马克士与科恩书店只买过二十几本书,这个数字实在不值得夸耀。她和经理窦尔书信往来,神交已久,可惜造化弄人,缘悭一面。窦尔过世之后,汉芙将他们之间的书信交给出版商,次年出版,立即大卖,默默无闻的作家荷琳·汉芙瞬间红遍大西洋两岸,她也终于得以于1971年造访魂牵梦绕许多年的伦敦,她心底里英国文学的圣地。可惜,马克士与科恩书店已经于1970年年底停业。《查灵歌斯路84号》(或译《查令十字街84号》)不仅是汉芙与马克士与科恩书店,与采购经理窦尔先生,与全体店员的友谊的纪念碑,更成为百年历史的伦敦书街查灵歌斯路的传奇,是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

        机缘凑巧,钟芳玲1996年在纽约拜访暮年的汉芙,留下合影,留下汉芙签名。为查灵歌斯路这全世界最有名的书街,又添一段佳话。

        会见汉芙,在钟芳玲求书访书的经历中,只是一个片段。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

        祖上来自中国福州的马来西亚人爱克(王爱吉)经营的史库博书店,名噪一时,出版过《史库博英伦岛二手书店指南》(七版),终因经济原因难以为继,转卖给神经巴别书店。唯一可以庆幸一下的是,神经巴别的克里斯·艾德华滋又恢复了史库博的实体书店经营形态和店名,让这一段书店的故事得以重生。

        “对于城市的印象,我总是以当地的书店作为开场白和结语,对别人来说,也许无趣,对我而言,却似乎是一种宿命。”钟芳玲在西雅图遍逛书店之余,某一天乘轮渡去西雅图外海的班布丽姬岛一游。谁想到登岛不久,就发现一家鹰之港书店,陈列不少以海洋为主题的书,而店主人碰巧去过台湾,还在台湾住过好一阵。盘桓一阵,离开时买了一本小说,沿途找一处有树荫的草坪躺下来阅读小说,读着读着就睡着了,醒过来就到附近的一家小酒馆用餐,在落霞、红酒和酱肉面的陪伴下结束了这本小说和这次未竟的探险之旅。

        来自美国普林斯顿的丝薇雅,1919年在法国巴黎开了一家名为莎士比亚及同伴的书店,简称莎士比亚书店,出租图书与零售兼具,人潮不断,高朋满座,美国作家海明威、庞德、史坦(喊出“失落的一代”的作家)、英国作家D.H.劳伦斯、苏俄导演艾森斯坦等人都是书店的座上客。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英美当局以有碍风化不宜出版的理由拒绝时,由丝薇雅的莎士比亚书店自告奋勇承担出版事务,成就了世界文坛的一部名著,也成就了书店的文化地位。二战期间,执意固守书店与巴黎友人共度时艰的丝薇雅因得罪德国占领军被拘留六个月,出狱之后再也没有精神打理书店。战后,一位美国文艺青年惠特曼在巴黎开了一家英文书店弥斯楚,并于1964年莎翁诞辰400周年之际,将书店易名莎士比亚,延续了丝薇雅时代的人文特质,在塞纳河畔继续着书店传奇。莎士比亚书店在二、三层楼挨着书架摆置一张张床,免费提供给旅人住宿栖息。加拿大诗人西蒙就在店里的古书区霸居五年之久,赶都赶不走。后来西蒙把自己这一段经历写成一本传记《时间在此变得温柔》。

        费城西面的小镇西彻斯特的鲍德温书仓,是可以让钟芳玲为它写两篇文字的书店,在这里可以见到来自各地各色各样的顾客,律师、记者、书探、作家、博物馆员、电脑工程师等,他们可能儿时就跟随父母到此闲逛、买书,现在,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继续光顾书仓,这里的摆设与风格几乎没有变。威尔士的小镇黑昂歪,有三十家书店,或以存量取胜,或以珍本书为主,或以超低价格为号召,而最有特色的则是各种类型的主题书店。与其他和众多文化名人有关联有故事的书店相比,这些面向普通人的书店,才是书店的常态,书店的真正动人之处。

        ……

        从一道道书店风景里,钟芳玲看到的东西比我们多,书房的个性、书店的精神、书本的美感、书人的情感与灵魂。

        初始的动机说起来极其沉重,当时,她是抱着为实体书店写挽歌的心情进行这一系列写作的,然而书店还真的颇似一幅幅的风景,有的婉约秀丽,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细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令她的寻访之途充满了乐趣。

        在书的世界里,每个人自有他的天地。从中可以体会到的,实在很多很多。生活在纸质书的时代,是一种幸运。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人生。

        赶快去书店吧!

        (五月光明书榜:《书店传奇》,钟芳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