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做生意的宋先生日前意外接到一条短信,显示自己的农行卡被消费了12万多元。令宋先生不解的是,自己的农行卡明明就在身上,怎么可能产生消费?然而,宋先生紧接着又接到4条短信,每次内容都显示取现5000元。随后,宋先生发现自己卡内的资金少了14万多元,而所有取现与消费都发生在江苏省南京市。无独有偶,湖北省武汉市的王女士银行卡前不久也遭遇盗刷,金额高达68万元。人还在,卡未丢,巨额资金却不翼而飞,银行卡被频频盗刷背后隐藏着怎样惊人的违法活动?先天存有安全缺陷的磁条卡究竟有没有更可靠的替代品?
盗刷是如何产生的
记者发现,不少网上公然叫卖银行卡复制器的人声称,只要在ATM机上安装读卡器、摄像头,就能窃取前来取款人的银行卡号及密码,再将信息复制到空白卡上,从而“探囊取物”般轻而易举取走别人卡里的钱。
记者随后佯装成购买者,与一个网名为“宏盛电子科技”的银行卡复制设备售卖人员进行接触。对方表示,其所出售的设备全套8500元,包括复制器、采集器、摄像头、卡口、软件、空白卡,如果购买的话需前往福建提货,并且负责教授使用方法;他还强调所售货品“都是采用最新技术,更隐蔽、更快捷”。
记者从一家银行的银行卡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银行磁条卡先天存在安全缺陷,消费者在使用磁条卡时,磁条内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一种是在ATM机的插卡口加装高仿真卡槽,里面藏有读卡器,当银行卡插入时,读卡器就自动将卡号信息记录下来,同时安装在取款机上方的微型摄像头拍摄下用户密码。
还有不法分子从网上购买客户信息,包括持卡人姓名、信用卡账号、所属银行、透支额度等,而后使用没有“卡号、磁条信息、发卡日期”的空白卡通过采集器、读卡器来“克隆”。
如此低门槛的造假手段将银行卡的风险不断放大,2011年,我国信用卡欺诈损失金额高达1.48亿元,同比增长25.7%。
金融IC卡,卡在哪儿
显然,消费者只要在被动过手脚的卡槽刷过卡,磁条信息就有被复制的可能。这种情况难道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吗?
事实上,磁条卡早已有了安全的替代品——金融IC卡。与磁条卡不同,金融IC卡以芯片作为介质,卡容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比磁条卡要安全得多。资料显示,马来西亚2004年底发行芯片卡以来,交易诈骗案件在次年同比下降了43.2%,效果可谓立竿见影。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银行卡已经升级成智能IC卡,以应对日益猖獗的诈骗犯罪。
为了兼容旧模式,同时又推广新科技,发行芯片与磁条两种介质并存的双模卡在我国市场上应运而生。然而遗憾的是,面对传统磁条卡犯罪案件的频繁发生,银行推行金融IC卡却显得力不从心。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成本问题是限制IC卡推广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银行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张磁条卡卡片成本为1元左右,而芯片卡的成本则在10元到30元不等。而除了卡片成本,在向芯片卡迁移的过程中,包括POS、ATM和柜台设备,以及后台清算系统、查错处理系统等所有环节都要调整。
据了解,现在一台纯磁条POS价格大约一两千元,若加上读芯片功能以及操作系统的支持等,每台成本要增加500元到600元。而一家银行大约每年要新增POS十几万台,如果存量设备再从磁条化变成芯片化,银行要付出的成本将非常巨大。
同时,由于消费者和商家习惯了磁条卡的旧模式,在实际刷卡时也往往采用磁条模式。
不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为了保障银行卡应用安全,推动银行卡产业升级,央行早在2010年就已拟定推行银联标准IC卡目标。2011年3月,央行发布了《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并要求银联直联POS机在2011年6月前完成改造,可受理IC卡;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间联POS、ATM机则要分别于2011年底、2012年底前完成相关改造;2013年起实现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受理IC卡。在发卡方面,要求全国性商业银行自2013年1月1日起发行IC卡;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自2015年1月1日起实现IC卡全流通,磁条卡退出。
这意味着,中国的银行卡终于要与国际接轨了,也将从根本上杜绝银行卡信息盗窃、卡内资金盗刷问题。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各家商业银行全面加快了金融IC卡的建设进程,一场银行磁条卡向金融IC卡迁移的大幕正在拉开。据悉,目前我国金融IC卡POS改造基本完成、ATM改造进程过半,为银行卡从磁条向芯片迁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主要商业银行已开始发卡、并逐步扩大应用领域。
不过,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银行是否会将“换芯”的高额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对此业内人士判断:不会。
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也在日前表示,推广金融IC卡应用要坚持“利国利民”的方向。他强调,要对IC卡应用实施资源战略化倾斜,努力消化成本,避免产业升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本报记者 温 源 本报通讯员 付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