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2日 星期五

    龙年端午话龙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2日 04版)
    ④拼搏时刻
    (①—④图均由中堂镇文广服务中心提供)
    ①打磨龙骨
    ②“点睛”仪式
    ③国家级非遗“龙舟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冯怀女先生

        千百年来,龙舟传承“龙”的脉息,满载吉祥之愿和奋进的民族精神,在大江南北纵横交错的水道上游弋。在水系发达的珠三角,东莞东江之滨,坐落着“中国龙舟之乡”中堂镇。端午前夕,本报记者来到中堂,探访龙舟制作的秘密,感受这里龙年端午浓浓的龙舟文化。

        位于中堂镇东向村水闸口的冯氏船厂,是这一带最知名的龙船制造作坊。冯氏船厂的主人冯怀女,今年80多岁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技艺项目的传承人,已经造了60多年的龙舟。在冯氏船厂,刚动过手术的冯怀女带着他的几个儿孙,在满地木屑,混杂着桐油、杉木香味的作坊里,赶制今年的最后一批龙舟。

        龙舟是如何诞生的?

        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前夕,冯怀女的儿子、女婿,还有两个孙子都会放下手头其他工作,回到冯氏船厂造龙舟。

        儿孙辈干起活来跟冯怀女一样一丝不苟。制作龙舟从龙舟的主体——龙骨开始,每个环节都很关键,一环扣紧一环。冯怀女说:“最要紧的是要选好木料。”从木头一端一眼望过去,木料要是笔直的,还要轻而长。这是因为,龙骨是两根长长的大杉木接起来的,必须接直,不然划龙舟的时候就不好控制方向。

        船厂的师傅说,龙舟制作木料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民国之前为第一阶段,用料主要是格木,这种木材主要是从缅、泰等地进口,材质坚固耐用,但船身重,舟行时阻力大。第二阶段是从民国初年到20世纪末,用料主要是松木,松木龙舟船身轻了,但湿水后又重又厚,不用的时候,要埋在河床的泥土里。近十多年来造龙舟主要是用杉木,杉木虽不及松木有耐力,但重量轻,制成的龙舟吃水浅、速度快。

        冯怀女说:“龙船要跑得快,用料要好,手工也要好。”选好了用料,接下来就要起水(拗弯龙骨,使其呈流线型)、打水平(中线定位)、转水(安装挡水板)、做大旁(安装舟两侧)、做横档、做坐板、安龙肠、加固中肠(用竹片固定座位与龙肠)、上桐油灰(板与板之间缝隙加固、防漏水)、刨光、打磨、上色。

        每一道工序都要十分耐心和细心,“一步都错不得”,冯怀女说,这样一整套工序走下来,制作出来的龙舟才会船型流畅,行舟阻力小。在东莞,冯氏船厂的船很受欢迎,有“怀女船,划得快”的美誉。当年的石龙国际龙舟邀请赛,1至5号船全出自冯怀女之手,这是老人的得意之笔。

        与冯怀女家族成员“集体作战”相比,中堂镇斗朗村霍灼兴造船厂的工人几乎都是请来的,在镇上当公务员的儿子,只有闲时才回来帮忙造龙舟,儿子用电脑帮霍灼兴绘制龙舟图纸。作为广东省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龙舟制作大师,霍灼兴也有自己的一套看家本领:“龙舟的头和尾都是很有讲究的,头是用来泼水的,尾是用来泄水的,尾过大过小,龙舟都不好划,至于确定头尾什么尺寸最好,那就得看经验了。”

        龙舟之乡看“飞龙”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黎廷瑞的这首《端午东湖观竞渡》说的是宋代人看龙舟赛的情景,在中堂看龙舟竞渡,让人感叹古今人们对龙舟的热情何其相似!

        6月19日下午,乌云一层层地拢了过来,眼看就要下雨了,东江河畔的龙舟观景台上,观众却越聚越多。河面上,那群赤膊的汉子,手起桨落,在整齐的吆喝声中,浪花一阵阵朝岸边涌来。

        “飞龙,飞龙”,小孩子兴奋的叫喊,在观景台上回荡。

        汉代以降,中原文化迅速在粤地传播,珠三角河网密布,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舟船息息相关,固然这里龙舟群众基础深厚、制造技艺高超也就不难理解了。从船型来分,数百年来,珠三角的龙舟可分为“大头龙”和“鸡公头”两类。中堂镇的龙舟属于“大头龙”,这种龙舟长28.5米,有28排座,可乘58名划手。它形似柳叶,水中行舟,如飞一般,因此有“飞龙”之称。

        与国内其他地方的龙舟相比,中堂龙舟已经够大了。可是在中堂,每个人都恨不得上龙舟,击水中流和村里被选上的划手一起。中堂人热爱龙舟到什么程度呢?有“四个一”可以说明:

        一个数据。全镇20个村,有龙舟200多艘,平均每个村有10艘,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

        一个模型。平常赛龙舟、观龙舟,观众们恨不得手里也能把玩龙舟,于是这里衍生出了很多龙舟模型和工艺品;

        一场比赛。每到农历五月十三,中堂人像过年一样热闹,举家来到东江边,参赛与观战,场面之热烈,令外人惊叹;

        一个龙舟亭。龙舟和人一样,也需要休养生息,中堂人特意筑起了龙舟亭,龙舟不用的时候,就会被洗得干干净净,刷上三遍桐油,存放在那里。

        非遗技艺谁继承?

        被东江包裹的中堂镇河网交错,冯怀女和霍灼兴的船厂大门外就是河,造好的船可以直接从厂里拉下水划走。

        经过一周左右的雕琢捶打,龙舟就能凿好,但这并不是最后的样子,在一系列必要的仪式之后,龙舟才能真正成为穿梭于河湖的“飞龙”:

        先是祭拜。来接龙舟的领头人要点燃香烛,环绕龙舟一圈浇酒,并向着龙舟默念:一帆风顺、顺风顺水、国泰民安。

        接着是“龙舟点睛”,一般取鸡冠血为龙头点睛。燃罢香烛,划手们各就各位,用手挽着龙舟榄木,领头人喝一声“起”,龙舟过手、上肩,龙舟在鞭炮声中出门了,而其他人则忙着“开路”。

        再接着是采青。中堂镇文化站黎伟康告诉记者,新龙舟下水,要选定“好日”、“时辰”,下水后龙舟划至一个预定的地方,领头的发出信号,全船立即停鼓闭口,船头中一人把一碗糯米饭连同从河中采得的一把青草迅速放进龙口中。此时领头的人猛然跳起,双脚全力一踏,全船震动,顷刻间锣鼓齐鸣,划手们举桡奋力齐划,声势震天。

        在黎伟康的眼里,龙舟是一座内涵丰富的文化宝库。但他心里也有担忧:不少人觉得做龙舟辛苦,没前景,开始转行另营生存。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这里各种工厂密布,和造龙舟相比,年轻人更愿意去工厂打工挣钱。而且造龙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5月,收入没保障,年轻人一般不愿涉足。

        霍灼兴船厂里,10多位龙舟工匠,清一色是老人,“现在我这的工棚里,最年轻的也超过了50岁,没几个年轻人愿意学。”令霍灼兴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政府很重视扶持龙舟活动,而龙舟市场的大小,和政府扶持有很大关系:“我们做的龙舟使用三年没问题,但中堂等地的习俗是,每年龙舟赛前,各村都会来订做新的。多办龙舟赛就会有更多的订单。”

        本报记者 吴晓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