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为了阻挡失控的大货车,为了前方行人的安全,青年农民王俊旺临危不惧、挺身而出——

    用18岁的青春阻挡车辆的滑行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4日   10 版)
    王俊旺(左一)和他的家人。 资料照片

        6月12日,本报独家刊登了《河北临漳90后农民工王俊旺舍身救人车下遇难》的消息,此消息迅即在网上被大量转载,搜索发现与此相关的结果5000多条。带着万千读者的深切关注,本报记者深入王俊旺的家乡和事发现场,在众多工友和亲人的痛苦回忆中,还原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感知这位平民英雄年轻而壮美的人生。

        大货车失控的一刻

        6月4日7时55分,正是邯郸武安市元宝山水泥厂交接班高峰,从大门到车间的主干道上人流如织,上班的行色匆匆,下班的成群结队。大家说说笑笑,谁也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正在悄悄降临。

        在这里的临时工王俊旺,一大早就跟工友们来到工地,准备把用完的脚手架拆下来,装到大货车上,然后送回出租方,之后,王俊旺准备赶回临漳老家帮助父母收麦子。

        装脚手架的货车由南向北停在一个坡道上,4名工人在车下往上抬脚手架。王俊旺和工友潘海军在车上接。一根根递上来的钢管,不断增加着车体的重量,眼看就要装满车厢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满载钢管的货车突然向前滑行。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还在车上的老潘,急忙俯身抓住挡板,稳住身体,一些工友开始呼救。货车正前方是煤气管道支架,在支架和货车之间是东西方向的主干道,此时,行人和车辆正多。如果货车继续往前冲,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此刻,站在车厢钢管上的王俊旺,猛地从车上跳下,顾不得落地的强大冲击,抢前奔向大货车的驾驶室,猛地跳起身,抓住方向盘,使劲往怀里一拉,瞬间,车头急速向东,来了个90度的大转弯。正是这个大转弯,前方的行人和车辆保住了,煤气管道保住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东西向的主干道依然是坡道,货车依旧往前滑,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必须进驾驶室刹车!千钧一发,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中,只见王俊旺急追货车,再次跳起身来,打开了车门。王俊旺奔跑着,当他第三次跃起,一手抓住驾驶员的坐垫,准备登车时,坐垫脱落了!他重重地摔倒在地,来不及躲避,汽车的后轮无情地碾压过头部和胸部。正是因为王俊旺的阻挡,车速降了下来。几乎在同一时刻,货车司机冲上了驾驶室,刹住了汽车。而王俊旺却当场罹难,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坐垫。

        他还年轻,只有18岁。

        短短几分钟,货车滑行了将近20米。工友们沉痛地回忆:“就一瞬间的事儿,当时大家根本反应不过来,老潘还在车上,前边不是车就是人,还有一段煤气管道,要是撞上去,不敢想呀!”

        “要不是车速降下来,司机根本爬不上车,是这个孩子救了大家啊!”工友们说。

        “18岁,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人们无不扼腕。

        “他十分体谅家里的难处”

        施工队负责人潘华平是王俊旺的亲戚。对潘华平来说,这个意外让他难以接受:“这孩子特别勤快、节俭、乐于助人,还特别上进,出来跟我干,从来没让我操过心。”

        “很招人待见!”工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工地实行的是日工资,王俊旺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除了吃饭,一刻也不闲着,忙完了自己手头的活,就帮别人干,有时候大家看着都心疼。”

        工友们对王俊旺的印象深刻:“在这里干活工资不低,他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上网吧的习惯。我们老是跟他开玩笑,俊旺,你攒着钱干嘛呢?娶媳妇呀!他也就是笑笑,不说话。”

        潘华平还表示,王俊旺不像时下年轻人中的“月光族”。一年到头,他一万多元的工资,大部分都寄回了家。为了多支持家里,俊旺有空就找大工师傅,求人家传授电气焊技术。“能当一个技术工,是他最大的愿望了。”

        王俊旺的突然离去,让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一病不起。听到孙子遇难,在临漳县协王村王俊旺的老家,他那75岁的奶奶,泪流满面,口中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旺子,我的好孙子,奶奶想你呀!”

        在村民的眼中,俊旺是个难得的孝顺孩子。七年前,俊旺的奶奶在田间不慎摔断了腿,由于抢救不及时落下了病根,至今仍架着双拐。父亲王福印常年外出打工,年仅11岁的王俊旺便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重担。每天早晨第一件事,便是到奶奶的卧室给老人倒尿盆。家里做好了饭,他第一碗就端到了奶奶的面前。阳光充足的时候,他搀扶着老人在村里晒晒太阳。外出打工,领取了第一个月工资,就惦记着奶奶,他从超市买了很多奶粉,送到奶奶的病床前。

        王福印告诉记者,家中条件不好,自己的爱人又常年患病。三年前,刚上初中二年级的王俊旺就辍学出去打工。“他弟弟正要上小学,俊旺就和家里商量说,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学,负担太大,不行他就不上了,在外边打工养活自己,同时也能给家里贴补贴补。”

        “他十分体谅家里的难处,什么事情都考虑我们的感受,不想让我们当父母的为难。”王福印含着泪说,“孩子爱学习,喜欢鼓捣机械类的东西,十二三岁就开三轮车,他最想取得驾照了。出事后,在整理孩子的遗物时,发现除了生活必需品,更多的就是驾驶员实用技术等书籍。”

        在临漳县建安驾校的报名登记册里,记者看到,王俊旺的报名时间是3月10日,刚刚度过他18岁生日没几天。

        “遇有这事,我们都会往上冲!”

        与王俊旺一样,他儿时的伙伴们大多在外打工,听到俊旺遇难的消息后,伙伴们纷纷从新疆、山东、天津、沧州、衡水、承德等地赶回家乡,宽慰俊旺的父母,帮助他家收割小麦。还有几个伙伴,执意赶到武安,要看俊旺最后一眼,送他一路走好。

        “俊旺哥平时最仗义!不论谁家有事儿,一个电话他准来,他家的事儿我们不能不管。”伙伴们都这样说。

        王福印也说,直到现在还有几十个伙伴打电话,要从外地赶回来,都被他们谢绝了。

        村支书王仁礼表示,村里到现在还是集体耕种,村民的素质很高,互帮互助形成风气,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但凡谁家有红白喜事、修屋盖房,村民们都主动过来帮忙。

        在王俊旺的家里,记者询问这帮90后男孩:“危急时刻,王俊旺挺身而出,要是你们会怎么样?”伙伴们几乎同声回答:“遇有这事,我们谁都会冲上去,总不能看着汽车撞向行人吧?!”

        哦!这是多么可爱的90后,英雄无悔,可以在地下长眠了。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程益聪 常林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