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将“具有世界眼光”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提到全党面前。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把握、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问: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世界眼光”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具有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世界性”的特质,要求应用它解决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问题的政党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具有世界眼光,是中国共产党顺利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方法。抗战爆发后,毛泽东用世界眼光审视中国的抗日战争,提出了持久战思想。邓小平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深刻观察基础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具有世界眼光,是古今中外执政者执政经验和规律的昭示。放眼中外,纵览古今,凡是具有世界眼光和危机意识的执政者,都能主动对接世界,融入潮流。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共产党要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世界眼光。
问:“具有世界眼光”的基本要求和体现是什么?
答: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具有世界眼光,就是要站在当代世界发展的制高点上,在掌握世界发展的最新趋势、最新动态、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在把握世界格局变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而言,包括:要有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判断。要正确认识时代特点,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全面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的发展趋势。要不断以科学的方法、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辨别是非,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与鉴别力,保持对整个世界的清醒的头脑;要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认识问题。科学认识国际形势中的中国因素和国内形势中的国际因素,统筹好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既以世界眼光观察中国,又从中国视角观察世界。既放眼世界变化,又立足国内实际;要以世界作为重要的参照系制定战略政策等。要及时掌握当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在国际比较中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大胆地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汲取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阶段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问:增强世界眼光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答:要自觉地把具有世界眼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要求,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掌握世界知识,了解世界事务,更多地接触世界。
要进一步改进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中央党校的教学布局,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加强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四个方面内容。其中,对世界眼光的培训,有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教材,“当代世界报告”品牌课程和国际调研教学安排;有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变化有关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课堂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有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知名人士到中国访问时来校与学员座谈交流、发表演讲的机制;有与30多个国家的智库、知名大学建立的长期合作机制。这些立足于培养世界眼光的教学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考虑把“世界眼光”作为全党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学习考核等方面,形成要求、标准和规范。要进一步发挥干部教育体系在增强世界眼光中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各级各类干部学院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学习教育网络的“广覆盖”优势,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的信息化优势,可以使世界眼光有关知识的培训内容模块化、系统化,使更多的党员、干部接受便捷化、经常化的教育培训。
要进一步完善增强世界眼光的相应制度。如把增强世界眼光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增强世界眼光作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民主生活会、出国培训与考察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发展新党员及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利于培养世界眼光的长效机制。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隋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