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晚间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赢得了不俗口碑,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这部片子连同其背后的中华美食文化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热议。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的当下,这样质朴的对艺术和对食物的追求,在每一个普通人看来都有一种久违的真实的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华大地上大江南北的美食展现在人们面前,将普通劳动者如何创造美食娓娓道来,徐徐呈现,其间透露出的朴实和温情触动人心,也勾起了人们无尽的乡愁。那里的食物原材料是自然的,那里的每一样食物制作都是投入情感的,那里有人们对生命质量的不懈追求。精耕细作,慢工细活,不求快,不求利,只为做出最亲切最悠长的味道。
片中许多画面都是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的。这是纪录片制作者的态度,也是中华传统食文化健康的态度。食物是自然的馈赠。在这样的理念主导下,人对食材、食物是有敬畏的,人对食物的态度也是质朴的,其中饱含劳动者辛勤的汗水。反观当下,在一些食品加工行业,传统美食的精耕细作许多已被抛开,代之以添加剂、催熟剂,求的是卖相,要的是口感,最终的指向就是一个“利”字;只要有钱赚,什么都敢干。食品成了被人随意玩弄的玩意儿,离自然、情感这些美好的东西渐行渐远。食品安全问题让大家忧心不已,饮食文化的人文情怀也在变淡。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饮食文化。饮食带给中国人方方面面的文化特质,也饱含了劳动者令人惊叹的创造力;饮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联系人们情感的纽带。而文化也好,传统也罢,其中最重要的都是情感。健康的饮食文化,自然少不了对一粥一饭的珍惜和爱护、对洁净自然的良知和守护、对食物本身和人与人之间同餐共饮的温情与渴望。人与自然、人与食物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紧密相连,情感就是其中的纽带。有了真挚情感,不论是对自然的还是对人的情感,在获取食材和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就会追求安全,就会追求健康,就不会一切利字当头而不管不顾。
人只有心存美好,才会提供有良心的食物。正如一部电视作品,投入感情就做得有深度、有品质、有人气;一份食物,投入感情就做得有滋有味、令人回味,令人“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其实,何止是吃,哪一件事,不是有了感情和敬畏才会更有品质呢?我们常说“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感情走基层”……说到底,就是因为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是没有条件的,是源于人本心的一种善良和美好,所以,源自感情的行为一定是清澈的、有力量的、富有建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