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全国将有近千项科普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通过这场科普盛宴,公众将尽情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快乐。
人类自从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生活,科技的脚步便伴随我们一直向前。然而,现代科技已强大到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于是,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就成为一项社会课题,“让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也随之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科技的触角已伸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科学变得日益重要。小到每日开门7件事,大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今天人们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关乎每个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大业。
中国科协曾针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过8次调查,总体趋势是科学素养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落后20年左右。在解释为何会造成如此大的落差时,专家表示,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熏陶,基础雄厚;我国近代以来经济落后,科学思想对民众的影响缓慢,历史形成了双方巨大的落差。此外,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高的前提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而我国科学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是教育这只木桶上的一块“短板”。
这种状况也印证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违反科学常识的怪现象,诸如相信张悟本靠吃绿豆“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绿豆一族”;高考学生把氨基酸当营养液,出现了“吊瓶班”景象;还有各种电线杆违法医疗小广告总能聚到相当人群,而一些语焉不详的保健产品层出不穷、畅销一时等等。
因此,开展公众科学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科技活动周被公认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最大特点是,把科学技术直接带到广大公众身边,集科学性、娱乐性、参与性、广泛性于一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惠及公众。因此,自这一形式出现以来,在世界上赢得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目前,有很多国家举办政府资助的全国性科技周之类的科普活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普教育。我国自2001年起,确定每年5月份的第三周为全国科技活动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1届。据粗略统计,已有6亿余人次直接参与了各类科技周的活动,有10余亿人次的公众收看(听)了科技活动周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科技活动周已经成为促进公众直接参与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科学素质纲要》,对未来15年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科普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我国的科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科普事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在科技活动周的推动下,科学普及在全社会将更加深入人心,科技活动周将迎来永不落幕的可喜局面。
(科技周更多报道见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