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琳 通讯员卢海军)日前,记者走进了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大连市甘井子区亿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初春的午后,宽敞明亮的活动中心显得活力盎然。合唱队在自己乐队的伴奏下,情绪饱满地唱着《走向复兴》;形体练功室里太极文化队队员有招有式地打太极;书法室里,大家都在满屋的墨香中静静地挥毫……作为辽宁省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大连市正大力推进示范区创建的各项工作。前不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督查组给大连市创建工作总体评分为优秀。
文化的发力奔跑需要各种规划超前、功能先进的文化设施作为蓄电池。
大连的乡镇文化站建设比文化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一乡一站”的规划提前一年完成任务。现在,在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的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基层特别是农村是创建的重点;10个区市县文化馆设施、设备功能配置均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各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均将配备1台流动服务车;普兰店市、瓦房店市和庄河市按照“一场九室”(即一个广场9个功能区)新建村文化活动室;全市每个建制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将不低于200平方米;100%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去年,大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电影“2151工程”,今年,“2151”工程将继续走进农村敬老院、农民工聚集地等,放映电影将达13000场以上。“和谐乡风”文化推进计划将把扶持的资金和设备带入乡村,今年大连市114个乡镇文化站将得到全覆盖,“十二五”期间,扶持资金的惠民之网将覆盖700余个村文化活动室以及各具品相的农家文化大院;二度获得国家奖励的大连市农家书屋建设从今年起由财政出资,每年为每个书屋增添1500元的图书,同时培养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图书周转率。
今年大连市的“送戏下乡”全年将进行200场左右的活动,每村每年将观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同时将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在14个区市县开展100场大连广场文化演出和400场特色文艺展演;各区市县文化馆每年将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
在辽宁省率先开创的大连图书馆“一卡通”工程,大连市财政已投入资金1380多万元,现在正逐步推进街道、社区图书室三级、四级网络建设,实现通借通还。大连市少儿图书馆已建成的40个分馆,着重落在农村特别是偏远海岛、山区。未来3年大连市还将投入2500万元在全市中小学再建60个少儿图书馆分馆,还将在最偏远涉农地区设立最先进的ATM图书自助借还机,逐步取代图书流通站,让城乡的孩子分享文化惠民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