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关注2012伦敦书展

    “主宾国展区很大气”

    ——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展区侧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8日 08版)
    一英国读者关注中国共产党党史及中国改革开放等方面的书籍。
    英国年轻人在国家汉办展台前挑选汉语教材。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书籍吸引了众多读者。
    本报记者 戴军摄

        “请问您能帮个忙吗?”记者正在伦敦书展EC2展馆中国主宾国展区四下转悠,寻取合适的拍摄镜头时,一位英国女士从一旁走过来问我。她看着我的中国记者胸牌,向我展示了手中拿着的一张白色宣纸,上面用中文写着两个外文名字,很漂亮的毛笔书法。“能不能告诉我这上面的每个字是什么意思?”我知道,那是从中国主宾国展台“写个中文名字”活动中得到的。一位书法家现场为英国观众用中文写下他们的姓名译音,台前排起了长队等待得到一个中文名字的英国观众们饶有兴致地看着中国书法家“用一支尖头小刷子流畅地画”。

        从2004年开始,伦敦书展推出“市场焦点”主宾国活动,旨在关注特定国家与重点地区出版业的发展。今年中国主宾国将举办超过300场活动,参展的图书约有1万种,令本次伦敦书展主宾国活动成为9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作为今年的主宾国,中国把这次书展看做进一步促进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和实物出口,推动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加快中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目标迈进,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向西方主流社会宣传推广的重要契机。

        在中国主宾国展台,俄罗斯罗德尼克出版公司版权经理艾琳娜俯下身去,认真观看着橱窗内展示的一套八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木雕版和一卷以此印出的经卷,以及旁边的解说文字。眼角余光瞥见记者的镜头正对她聚焦,也没有抬头,直到快门响过。记者对其合作表示了感谢,她哈哈大笑。她告诉记者,每年的伦敦书展她都会来。去年俄罗斯是书展的主宾国,恰逢俄罗斯纪念载人航天飞行50周年,俄罗斯很重视,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但比较起来也没有今年中国主宾国展区这么宏大的声势和场面。中国来了这么多参展商,展区面积几乎占了整个2号馆的一半,展品丰富,涵盖广泛,语言、文字、数码、声像……既有悠久历史的回顾,又有当代创新的发展,“真正展现了主宾大国的场面和气势。”她还打开手中一本伦敦书展发行专刊,翻到其中一页给记者看。上面是中英文对照,除列出一般的问候语外,还包括展场中可能会用到的中文字词和短句,如:“我可以买这本书的世界版权吗”、“需要七位数的版权预付款”、“请问哪条路是去版权中心的?”、“抱歉!我很忙,有很多活动要参加”,等等。

        在中国主宾国展场,记者还偶遇了英国外交部新闻司的一位熟人,手里提着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大纸袋,里面装的是各种中文图书目录、宣传页、明信片、书签、折扇,还有印着中国主宾国字样的白色体恤和丝巾。她说,来中国展区是“公私兼顾”,其一为单位收集一些有关资料,其二她自己也在学习中文,想关注一下有什么最新汉语教材,其三顺便领取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自己留念,也拿回去送办公室同事,“每个人都很欢喜”,她用英式中文说,脸上笑得很灿烂。

        紧邻中国主宾国展台的国家汉办展台前人头攒动,前来咨询、洽谈的和参加版权转让仪式的观众和客户络绎不绝。在展台内的工作人员中,记者还见到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生田原皓,这位帅气的小伙子正和他的同伴认真地向前来咨询的英国观众推介着最新汉语教材。他是2011年第十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总决赛二等奖和最佳网络人气奖获得者。他说,学习汉语让他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他很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更多有意学习汉语的同胞,与他们分享其中的快乐。“为推广汉语教材尽一份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笑着说出这样一句措辞严谨的话。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驻英国代表处主任陈同度告诉记者,在英国,目前已设立20所孔子学院和60个孔子课堂,还接到更多申请,目前正在审批中。英国“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是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语种,学习汉语人数约15万人。54所大学开设了中文课,85所大学有中文相关专业,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平均每6所英国学校中就有一所学校开设了中文课。

        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展台前,英国出版人集团总裁休斯先生关注的是汉语动漫音像教材。他说自己是许多中国出版商的老客户,来书展既洽谈版权,也是与老朋友的聚会。他说,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有目共睹的。保持这个发展势头,中国定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关注,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汉语一定会成为世界最热门语言,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本报驻伦敦记者 戴 军 本报伦敦4月17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