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结它们的是创造性;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也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由此可见,文化与科技是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海淀区是全国闻名的文化教育区,文化智力技术资源高度密集。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不仅造就了海淀的文化特色,也令海淀的文化魅力独具一格。
相信许多人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千里江山图》记忆犹新,震撼人心的水墨长卷让制作者水晶石公司一夜成名;2010年上海世博会,被誉为中国国家馆“镇馆之宝”的动态影像《清明上河图》,让水晶石名声大震;2010年水晶石再创奇迹,其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制作的吉祥物动画影片,精准表达了伦敦奥运会精神,受到伦敦奥组委垂青。文化,用科技传承、展示和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近年来,海淀一直致力于“发挥海淀科技文化结合优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高端”的发展目标。目前,海淀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业态结构日益优化,2011年,海淀区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有40家,文化创意产业类上市公司有103家,文化创意产业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海淀区紧紧抓住北京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重大机遇,集中力量将海淀建设成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未来几年,海淀区将以密集的科技与文化优势资源为依托,构建有利于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构建普惠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为此,海淀积极鼓励科技带动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创意新业态,支持具有文化与科技融合特点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重点行业布局,利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力争将海淀区建设成为领航全国、影响全球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形成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
(本报记者 张景华、杜弋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