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藏族聚落的洛桑嘎让,三年前开始在自住房里经营“自助式家庭接待”。他的房子使用面积90多平方米,有两个卧室,一个客厅,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
洛桑嘎让今年65岁,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了照顾母亲和孩子,2002年,他在此买了房子。“老母亲体弱多病,高原缺氧容易使病情加重,搬到这里藏族人、家乡人多,母亲可以经常串门,不会孤单。而且,那时女儿和儿子也即将读高中。”
听说洛桑嘎让在成都买了房子,家乡人来看他、办事就住在他家里。由于他的爱人还在家乡上班,孩子住校,节假日才能回来,大多时间房子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住。后来洛桑嘎让把两个卧室改成客房,放了5张床,如旅店一样按床位收费,每个床位16元,客人多时就睡在客厅的藏椅上。
家乡人到了成都来住宿还要交钱,洛桑嘎让心里觉得欠他们的人情。所以他在平时注意成都的街道、商铺,还有医院等的一些情况,以便在家乡人上街、买东西、到医院看病这些事上提供帮助,比如拿看病来说,以前什么都不懂,不管病人得的病的种类,只是找大医院,挂号也不知道专家号与一般号的区别,也不知道专家号是分了科的,还可以看每一个专家是什么级别的,主要是对哪些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等。现在带客人去看病可以节省时间,这是洛桑嘎让最高兴的事了。洛桑嘎让拿出名片和资料说,“这些都是在帮客人们办事时收集的名片和宣传资料,下次要有人办事就可以继续用了。”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人类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