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新两国政府的合作典范,龙年伊始,苏州工业园区在苏州城北部诞生出了“姊妹新城”。1月11日,由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相城区跨区域合作共建的“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下称合作区)正式挂牌。
走过18年的借鉴路,苏州工业园区已步入“外引”到“内生”的升华期,新加坡经验在苏州本土化实践后,通过园区“消化再输出”。有专家认为,这一区域合作的新探索,或可为未来地方城市有效整合内部优质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借鉴样本。
走出苏州,再造一个金鸡湖
晚上六点半,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沿岸而建的李公堤上车水马龙,演绎着生动的现代“姑苏繁华图”。
此时,距离金鸡湖不到20公里的漕湖,目之所及的开阔湖面上,微波中正荡漾着希望。湖边不远处的苏相合作区“指挥部”漕湖大厦里,仍是灯火通明,人声不息。
按照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为苏相合作区定下的“打造苏州城北新兴产业集群”的规划蓝图,不久的将来,这里就是第二个金鸡湖,两座环湖姊妹城将崛起在苏州的版图上。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马明龙明确表示,“我们要把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合作的硕果和品牌效益带到苏相合作区,努力探索两个区在规划对接、产业对接、政策对接、合作开发对接等方面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创造出区域联动、互利合作的新方式”。
“多年积累起来的招商网络、亲商服务的理念和做法、人员的培训和软件转移等经验,都将注入合作区。”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昊表示。他介绍,合作区以漕湖产业园为轴心,总面积47.8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苏州古城区,其中包含了9.07平方公里的漕湖。合作区将集两区合作的优势,最终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以居住和商业设施相配套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他笑言:“我们要尽全力再造一个金鸡湖。”
“复制”经验,加速优质资源集聚
苏相合作区未来不仅是中新合作经验毫无保留的“复制”,更是苏州工业园区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更适应于本土化应用的“园区经验”实践者。
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苏相合作区党工委书记曹后灵表示,相城区与园区近在咫尺、人文相通、地域相连,为园区经验的辐射推广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他一再叮嘱干部们:“在深度合作的同时,要学习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社会管理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学服务理念。具体来讲,我们将在完善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参与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做足文章。”
目前,合作区已成立了欧美招商、日韩招商、东南亚招商、服务外包及科技招商4个对接组,重新编制投资指南,摸清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的差异。启动以来,已累计接待客商考察近50批次,涉及25个项目,园区招商局、CSSD招商部、娄葑、唯亭、胜浦招商中心及创投集团、物流中心、重建公司、邻里中心等先后主动到合作区进行项目对接。
互利合作,寻找差异化发展
在合作区的蓝图中,“互利合作”和借鉴园区经验被放置到同样高度。张昊表示,合作区将切实发挥园区的品牌优势、项目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及相城区相对宽松的资源腹地优势,开展经济合作开发,推动区域综合发展。
作为“后起之秀”,合作区选择了最切实的差异化竞争道路。从合作区挂牌仪式上签约的项目来看,其中大部分涉及精密机械、电子设备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其项目投资方,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大多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先企业。这批项目的落户、落地,为合作区注入了超过100亿元的投资,在苏州城北快速形成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
谈到未来苏相合作区的发展愿景,张昊信心满满,合作区正在向国家商务部争取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向南京海关争取设立海关监管点,同步考虑将来建设综合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这对于贸易和产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获批国家级开发区作为重要目标,竭力争取让苏州工业园区的一系列独特政策能够在苏相合作区得到延伸。”(本报记者 苏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