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衷功名的人却写出虚静淡泊的文章,这就是文不如其人。”“难道虚静淡泊与热衷功名就不能共存于一人之身吗?”这是武汉大学文学院2009级人文科学试验班《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次学期末考试,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学术辩论。
用辩论取代期末考试课,“这是改变传统考试方式的一次创新尝试。”该课程授课教师、武汉大学教学名师李建中教授说。
该班同学邱经天介绍,李建中教授在学期开始就布置了四个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辩题“言尽意/言不尽意”、“发乎情要不要止乎礼义”、“文章是经国大业/雕虫小技”、“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并强调这门课的考核标准就是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及基于辩论所提交的论文,不另行安排期末考试。全班同学被分为4个小组,学生自主选择辩题和辩论立场,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集体讨论,课下完善论点和论据,课堂上进行临场辩论,其余同学充当观众和评审,同时积极参与辩论,提出问题。教师则担任全场“主席”,进行最后的总结,并在学术上对辩题进行综合阐发。
学术辩论借鉴了西方大学通行的seminar模式,这种模式发源于德国,以“学术自由”为价值追求,在大学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高校教师将此种学术讨论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而李建中教授则更进一步,直接用它代替传统的期末考试。他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批判意识,教育应该弘扬思想自由和个性独立,这不仅仅是人文科学的精髓之所在,也是整个现代教育的本质之所在。他称这种改革可以改变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模式,将单一考察学生的记忆、默写能力转化为立体考察包括材料搜集、论题分析、口头表达、论文撰写以及团队协作在内的学术研究能力,达到学术训练的目的。
这种考核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邱经天认为,这样的考试就不再是给学生贴上分数标签的工具了,而真正是能力的锻炼和考察,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而我们在课下准备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的不仅是本学科的知识,还有思维和学术能力。(王怀民 邓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