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5日 星期一

    名家看两会: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

    对德育和素质教育的三个希望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5日 02版)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长期致力于思维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重视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著有《多元智力与思维结构》发表于世界权威期刊《理论心理学》。

        记者:两会来了,3月5日到了。您认为,学习雷锋和德育教育如何更有效地结合?学雷锋活动怎样常态化?

        林崇德:国家新一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如何培养?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大课题,又是一个十分具体的题目。我对两会的第一个希望是:以德育为先,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希望德育改革能够深入进行,能够从生活实践入手,变大道理为小道理,学雷锋是最好的内容,也是最好的一种形式。我们这一代人的道德面貌与学雷锋密切相关,1963年,毛主席倡导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的精神成为这一代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每一个国家、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道德教育,就得培养一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习惯。所谓风气,就是一个社会的道德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是一个人、一个社会良好面貌的根本标志。我们要形成学雷锋“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浓厚氛围。

        记者: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如何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林崇德:道德教育,要从年龄特征出发,因为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希望,在大学、中学、小学德育中,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孩子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学起,如果这样做,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有了针对性、实效性。

        记者:素质教育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如何体现在教学中?

        林崇德:这就是我对两会的第二个希望:以能力为重,倡导思维教学。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现在,还有一些人没有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实质。一提素质教育,就以为是琴棋书画等,这并不准确。我认为,素质教育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德育为灵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我曾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设实验点。在我看来,智力、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以能力为重,实际上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思维特点很多,最主要的特点是概括,让学生学会概括知识、融化知识,真正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希望我们的教学中多一点思维品质训练,少一点死记硬背。

        记者:这是否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创新型人才呢?

        林崇德:对,这正是我们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也是我对两会的第三个希望。

        什么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环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是内因,创造性环境是外因,必须创设民主、和谐的创造性环境。创新教育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关键期还是在中小学阶段。这方面训练好了,创新性人才就出来了。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