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很多人在患病后,都希望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但在传统中医学里,是没有糖尿病的,因此在诊断中,很多中医将消渴症与糖尿病划上了等号。”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指出,消渴症并不等同于糖尿病。
日前,由高思华牵头的“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的新模式。
高思华介绍说,中医通常是从消渴症的三消分治来认识2型糖尿病的,但是现在所说的糖尿病很少有“三多一少”症状,因此,用治疗消渴症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严重影响了该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1992年3月,我从日本结束研修回国后,开始了这个研究。”高思华介绍说,研究发现,无论是何种原因先伤于肝、脾、肾任何一脏,均势必是渐次波及其他两脏致三脏同病,导致正虚与湿浊、血瘀、燥热互见而发为糖尿病。在融汇中西医对糖尿病病理生理认识及其治疗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创建了先脏腑定位,再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痰、湿、瘀、毒等定性,再定位定性合参,辨析标本病传、根据肝脾肾发病的主次先后及兼挟症轻重缓急确定理法方药的脏腑辨新模式。并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在辨证立法,依法定方的过程中,既依据升降浮沉、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药配伍。
该研究历时近20年完成,探索出了一条在中西医理论融汇贯通基础上,中西医结合辨治疾病的新思路。
(肖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