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4日 星期二

    记者来信

    “买一篮乌鸡蛋,竟买回大半篮锯末!”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4日 07版)

        近日,宁夏银川市一个居民满怀欣喜地买回来一篮产自山东省某县的乌鸡蛋。那一个个贴着小商标的乌鸡蛋,在篮子里码放得密密麻麻,远远高出篮子边,堆成小山形状,如果不是透明胶将它们牢牢固定的话,很有可能会滚落下来。篮子中间还放了一朵花,覆盖着红红的商标纸,喜庆而招人喜爱。上面不仅有产品标准、卫生许可证,还有保质期和出厂日期,印着条形码,“来自乡村 远离污染”几个大字。用手一掂,觉得沉甸甸的,看这样子里面少说也有五六十个蛋!这篮子乌鸡蛋真实惠,买得值!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共识”。

        拿回家打开这个精心编织的彩色花篮,才发现其中的秘密:篮子下面装的竟然是一堆木屑和四个蛋托!这些“填充物”就把篮子填满了。篮子里的所有乌鸡蛋,也只有摆在上面、一眼就能看到的这些。这位居民数了一下,整篮只有32个蛋,远远少于原来的估计。

        类似在商品包装上“大做文章”、动歪脑筋的人不少,这样的“产品”也层出不穷。在虾仁盒里塞纸板、在木耳袋里加底衬、在饼干卷里设隔板,就都充满着“智慧”。今年春节期间,银川某居民收到一个硕大的礼品盒,打开一看,里面只装了6罐八宝粥,罐与罐之间相距“遥远”,足可以再放几个罐。如果一罐挨一罐地放上去,则是6的几倍数了。

        记者注意到,春节期间许多人家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包装盒。弄虚作假、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不在少数。由于无处存放,有人便取出其中有用的东西,然后把包装盒压扁,卖给沿街收废品的小贩。原来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烫金绣花的包装盒,现在只有一个去处:废品收购站。

        商品的过度包装问题,曾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但很难看到收敛的迹象。现在,“虚假包装”、“欺骗包装”、“填充式包装”、“障眼式包装”又开始大行其道,公开挑衅社会公德和商业诚信,实在是与文明社会背道而驰。对此,除了消费者要保持应有的警惕性、自觉戳穿那些不光彩的行为之外,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出击,运用各种合法、有效的手段进行整顿、规范。

        “买乌鸡蛋却买回一堆锯末”的事,真的不应该再出现了!(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