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业位于农业产业最上游,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种业科技一直是农业科技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种业?2月11日,在海口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展开了研讨。
我国种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生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60多年来,我国生物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生物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认为: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种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育种资源和高端人才不足,提供繁育基地基础设备相对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和手段比较落后,与国际大型种业公司差距较大。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领导小组秘书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表示: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产业资金对农业科研的支持不足,金融资本对种业发展的支撑不够,政府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和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
就动物种业而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认为,我国动物种业目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我国动物品种生产性能偏低。如我国奶牛单产仅为发达国家的1/3,猪肉单产也仅为发达国家的80%。二是对进口品种依赖局面并未明显改观。受经济利益驱使,以及国产品种供种能力限制,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种畜均从国外进口,其中种猪、蛋鸡、白羽肉鸡、肉鸭进口品种比重分别达80%、70%、100%和85%。三是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力度有待加强。大量引进进口品种对我国优良地方品种遗传资源造成巨大冲击。
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
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生物种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以生物种业为代表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抢占种业技术的制高点,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纷纷加大投入着力开展基因资源的发掘,新技术的研发,新品种的创制,力图通过掌控种子资源基因产权、新品种权、关键技术专利等加速对于全球种业市场的垄断。大宗农作物和动物种业的企业的兼并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种业呈现出精品化、专业化的特征,现代种业向全球化、多元化在发展。
李家洋院士介绍,目前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生物育种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我国农作物资源储备总量为41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为形成种业基因资源优势奠定了基础。种业市场空间巨大,驱动种业创新发展。
李宁院士说,动物种业是养殖业中利润最高的部分,也是养殖业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在育种科技、人才队伍、核心产品、销售网络、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只有加快培育我国自主动物品种,大力发展我国自主动物种业,才能突破国际种业集团垄断,才能保障我国养殖产品有效供给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李家洋院士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积极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种子企业的协同创新作用,构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种业研究和商业化育种技术创新,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种业发展机制,实现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健康发展。他建议构建由政府引导的,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企业构成的各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立由种质创新、良种培育、种子繁育、技术推广构成的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健全由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服务组成的种业保障服务体系。
李宁院士建议说,强化政府公益性职能,树立良种繁育和资源保护及开发工作的公益性理念,强化政府公益性职能,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社会性事业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种用动物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动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建议国家启动以育种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国家动物育种工程技术创新计划”和以完善国家新品种繁育体系为目标的“国家动物新品种繁育体系建设计划”。着力培育民族的动物种业企业。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真正有经济实力、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企业,给予其长期支持,使其逐步成为培育我国自主品种的主要阵地和相关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主体。
闫傲霜则表示,应加强政府引导和机制创新,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要素,科学布局,从“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四大环节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新型种业体系建设路径。(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