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2月13日一版头条报道,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广阔天地茁壮成长;23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被甘肃省武威市选拔为副县级领导干部。两则新闻,引人注目。
2009年2月,中央制定下发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3月中组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从此,更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生机勃发的新局面。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党政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几支队伍的建设方略来讲,既有共同规律,又有特殊规律。历史告诉人们,在社会激烈变革时期,年轻人才成长较快,而在社会相对平稳发展时期,年轻人才的成长就会较慢。任何一个政党或国家,无不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正常的代际交替、新陈代谢,永葆青春。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长远战略安排,在“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徐徐展开、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营造一种有利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要营造良好的年轻干部成长环境,一切作为应该符合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规律,符合人类社会的竞争择优规律,符合人才成长的客观自然规律。违背了任何一条规律就会受到惩罚,这是几条总的原则。在实际的干部选拔工作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掌握好选拔标准,二是严格控制选拔程序。
掌握好干部选拔标准,就是掌控好“什么样的人,才能列入我们的选拔对象”。关于这一点,一般文件都有明确规定。问题不在于文件本身,而在于对文件的理解与掌握。从引起社会争议的案例看,对党政人才选拔的争议,比对专业技术、技能、企业经营管理、农村实用人才的争议大。究其原因,是党政干部人才的标准较难把握。能力、素质是看不见的,业绩也不像其他类型人才那样容易观察到,而且也很难说是哪一个人干出来的。因此,为什么这个人能上去,那个人就不行?这也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人才人事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科研课题:应该怎样把握党政干部的素质标准?
严格控制干部选拔程序,就是严格执行党政人才从提名到任职的选拔任用过程。不仅要符合选拔标准,而且要符合选拔程序,这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公平与否的问题。标准符合,程序不对,也会有碍公平。程序是什么?程序就是一步一步把每一个必经环节都要走到,不能省略。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黑箱操作、幕后交易,以经得起人民大众的检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党政人才的评价,最终还是要重在人民群众认可。
党政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领导活力建设,重视选拔一批又一批年轻有为素质优良的干部,是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又要敢于、善于创新。我认为,一定要解放思想,破除保守意识,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对年龄、学历、资历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唯成分论”,要让那些有觉悟、有知识、有为人民服务决心的年轻人可以较早较快组织视野。当然,人为规定什么级别的干部要选多大岁数以下的,而且按照级别年龄层层递减不一定合适。人为的提出几条硬杠杠,让下级按图索骥去寻找符合这几条杠杠的年轻干部,不符合科学用人的要求,也不利于青年干部健康成长。
随着信息化的日益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性日益加大。在这种情势下,会有更多的民众关心年轻干部选拔中的公正性与公开性问题。有关部门应自觉适应时代的变化,严格按照规定办事,适时公开相关信息,实心实意接受群众监督,及时改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破格选拔年轻干部时,在选人标准上要对德才有更高要求,对程序有更严格的审批和考察,要尽可能采取“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办法。只有达到以上这些要求,才能把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做得更好。
有哲人说过:“人是人的环境”。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可以想一想,你之外的一切都是你的环境。而在这一切之中,不同时期你周围的人,对于你的成长进步影响最大。所以,我们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的影响,自觉做一个对年轻人才成长进步起有利作用的人。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那么,你要出于公心,帮助年轻才俊脱颖而出;如果你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工作人员,那么,你要认真负责,照章办事;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群众,那么,你要真心反映大众心愿,帮助党和政府把最合适的年轻干部选到领导岗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只有全社会形成“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良好环境,广大青年才俊才能茁壮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