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军事文化”系列文章③

    飞戈奔马 等一等灵魂

    特邀嘉宾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授 邓一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16日   11 版)

        在美军西点军校纪念馆里,有朝鲜战争中我志愿军坚守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模型。美军当时知道我军有两个连队守卫,但不明白为什么他们7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下来。毛泽东给出的答案是,美国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

        金戈铁马,气之以聚,魂之以归。铸造我革命军人不败金身的是:作为先进军事文化核心和灵魂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军事文化建设,是决胜未来的必然选择。

        一把军号的魔力

        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个著名的战例——釜谷里战斗。我志愿军一个连坚守一个高地,先后打退敌人6次进攻,连队83人只剩下7个人。傍晚,敌人组织8辆坦克和1个营的兵力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我军子弹、手榴弹都打光了。这时,司号员郑起看到身边的军号,拿起来就吹响了冲锋号。敌人听见号声惊呆了,以至忘记向只距离他们10米远的号手射击,出人意料的调头溃逃。

        这会让许多人迷惑不解,敌人为什么会溃逃?联军总司令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它仿佛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响起,共产党的军队就如同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我军,每当这时,我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那把军号,至今珍藏在军事博物馆。

        “胜负之微,精神先见”。一把小小的军号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神奇魔力,在于这支人民军队血脉中澎湃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文化追求。文以载道。“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孙子兵法》)文化至柔如水,却是直指人心、征服人心的精神力量。先进军事文化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是我军前进的号角和火炬,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军队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支军队有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力和感召力,就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焕发承载历史重任的无穷力量,催生克敌制胜的强大战斗力。占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高地,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此乃铸魂之基、聚力之本、制胜之道。

        “文化”不是一个名词

        走进“硬骨头六连”的荣誉室,人们便徜徉在“英模文化”长廊中。正是在以听党指挥、所向无敌为“连魂”的英模文化熏陶下,这个1939年由14名红军骨干组建起来的红军连队,在战争年代参加大小战役战斗138次,涌现出20多名战斗英雄;之后在不同历史时期屡创佳绩,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模人物。

        这个英雄连队,是我军的一个缩影。

        走进每一座火热的军营,在连队装饰简朴的俱乐部里,墙壁上都悬挂着——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等8位英模的画像,书架上都摆放着8位英模成长历程的传记丛书。基层官兵每天都与英模的目光对接,英模精神就这样潜移默化,嵌入每个官兵心中。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一个最大功能是育人。人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塑造人、培育人。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下逐渐确立并趋于成熟和稳定的。文化育人的魅力就在于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渗透式的。大道无言、润物无声。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必然遵循着由情感认同升华为价值认同,再转化为行为自觉的内在规律。情之愈切,知之愈深,行之愈笃,这也正是文化认知和熏陶的独特功能作用。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我军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以为谁活着、怎样做人、为谁当兵、为谁打仗为鲜明指向,如丝丝春雨滋养着官兵的心灵,如熊熊炉火锻造着官兵的精神品格。从各具风格的海军“军港文化”、“甲板文化”,空军“蓝天文化”、“机场文化”,陆军“战地文化”、“铁骑文化”,二炮的“利剑文化”、“阵地文化”;到神采各异的兵种文化、军校文化、军营文化;再到多姿多彩的“铁军文化”、“哨所文化”、“海岛文化”,等等。一座军营、一艘军舰、一个演兵场,就是一道以育人为本的亮丽文化景观,就是一片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文化沃土。

        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曾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更加清醒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军事文化创新,强化文化育人功能。

        三大奇迹发人深思

        在我军历史上,有三大奇迹发人深思:一个是把一支农民为主体的队伍建设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创造了建军史上的奇迹;一个是用劣势装备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一个是经受住国际国内复杂斗争的严峻考验,成为确保社会主义江山不变色的坚强柱石,创造了国际共运史上的奇迹。究其原因,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支撑和超越,正是我军的强基固本之策。

        价值观的坚守,维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和军队的精神命脉。而价值观的失守,必然导致精神纽带的断裂、精神支柱的溃塌。美国学者科兹在《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的解体》一书中,分析了价值信仰对苏联解体的重要影响。在当时苏联精英层中,仅有9.6%的人赞成共产主义;12.3%赞成民主社会主义;76.7%赞成资本主义。正是价值信仰的迷失和背离,注定了这个昔日强国一夜间大厦倾覆的命运。

        先进军事文化作为价值观体系,揭示了军事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目的和意义。它立足现实,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为我们指导实践、开拓未来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核心价值观铸就的是每个军人或整个军队最本质、最持久的精神内核。斯宾格勒说:“战争的精华,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其实,所谓文化命运,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对人们核心价值追求的精神洗礼。

        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此消彼长,文化的竞争、价值观的较量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我军作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使我们面临着文化命运的严峻挑战,经受着核心价值追求的精神洗礼。

        印第安人有句饱含哲理的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发展、深刻变革的时代,面对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强烈冲击,万万不能让我们的灵魂走失,万万不能丧失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撑。如何在多元中正确抉择,在多样中明辨是非,在多变中不忘坚守,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