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属于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的标普公司在其最新评估报告中,将9个欧元区成员国的信用评级下调,其中,法国、奥地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的信用评级下调一档;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塞浦路斯的信用评级下调二档。意大利的信用降为“BBB+”,尤其是作为欧洲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国和奥地利丢掉了“AAA”级信用,这也是1975年建立国际信用评级机制以来,法国和奥地利的信用首次被降级。这在欧洲和国际金融市场激起了不小涟漪。
标普的报告称,下调上述9国信用评级的主要原因是:欧元区对付欧债危机的措施不够;有关国家的节支努力不坚定;这些国家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这些问题不能靠紧缩计划来解决。报告对上述国家的信用展望均为负面。
标普的评估对正在艰难应对债务危机的欧洲,无疑是当头一棒,有可能使其恢复欧洲金融市场信心的努力夭折。报告公布后,有关政要顾不得周末休息,立即进行紧急磋商,以向国民有所交待。总体看,各国政府的表态可以概括为:一方面淡化评级的作用,以缩小影响;另一方面又想用“降级”为其政策主张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
德国的信用评级虽未受影响,甚至成为报告中“一枝独秀”的“楷模”。但德国政要却同样顾不上“欢呼”。因为报告表示,要在近日对“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进行重新评估。这是为了救助受债务危机冲击的欧元区国家而成立的一个救助基金,总额为4400亿欧元。当时,由德、法、奥、荷、卢森堡和芬兰等6个信用全部为“AAA”的成员国提供100%的担保。由他们以较低的利率从国际市场融资后转借给需要救助的成员国,以降低受援国的借贷成本。现在,法国和奥地利已失去“AAA”的信用评级,EFSF的信用评级也需重新审评,除非参与担保的德、荷等其他4国愿意承担更大的担保份额。在这一背景下,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法国信用降级不会给EFSF带来影响,不会增加德国的负担。欧元区主席、卢森保首相容克也表示,EFSF还有约2500亿欧元的担保额未用,出路之一是考虑降低担保额度。欧元区常设的欧洲稳定机制(ESM)将于今年7月1日生效,将获得由成员国支付的800亿欧元。迄今商定的救助融资规模是5000亿欧元。今年3月召开的欧盟峰会还将讨论是否扩大救助规模。德方还主张加快成立欧洲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要修改法律条款,阻止保险机构购买信用评级不达标的国家的债券,以限制风险;要尽一切可能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奥地利政要虽对标普下调其信用表示“不理解”,但看到“降级”带来的“黄牌”效应,也对下一步工作有推动作用。他们认为,奥被降级有国内外双重因素。从国内看,政府整顿预算,减少赤字的努力还不够坚定,减少债务的方向还不够明确。奥目前的债务负担为2180亿欧元,占GDP的75%。如果加上铁路公司等国有企业的债务,国家债务要超过GDP的80%。专家预计,到2015年,奥需要融资1000亿欧元。奥10年期债券的利率已超过3%,而德国10年期债券的利率仅1.75%,低于通胀率。从外部看,一方面,是受欧洲总体状况的牵连。奥对欧盟的出口约占其出口的2/3,欧洲经济状况不好,直接影响其经济发展;其次是受对东欧投资的影响。奥银行对东欧的投资高达2239亿欧元,占当地市场的22%,在匈牙利一国就投入了410亿美元,超过德国的214亿美元,是匈牙利最大的债权人。匈牙利面临破产,使奥政府救助本国银行的风险大增,直接影响奥地利的信用。信用降级后,奥各级政要都表示,要加大节支力度,要在宪法中加上“债务刹车”的条款。
标普的报告认为,法国被降级的主要原因是欧债危机的影响和法国超过GDP85%的高额债务。报告估计法国经济今年只能增长0.5%,低于法国政府预计的1%;预算赤字为GDP的4.8%,高于法国政府说的4.5%。法国总理菲永表示,要尽一切努力,尽快恢复法国的最佳信用。为减少预算赤字,政府已提出了总额超过700亿欧元的节支计划。现阶段,政府采取了足够的预算方面的措施,已为“降级”可能导致的融资负担上升等做好了准备。目前,法国10年期债券的利率为3.08%,低于政府准备的3.7%的融资利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9个欧元区国家被降级,如能浇醒满足于现状的部分欧洲政要,促其为欧洲的前途采取一些切实、长远,但眼下不一定受选民欢迎的举措,那么这次“降级”对欧洲将是一件好事。
(本报维也纳1月15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