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0日 星期二

    让学生成为学校最大的特色

    ——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见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0日 05版)

        以经营电脑维修、电脑技术培训与购买指导等业务的“E佳电脑服务中心”,今年以来营业额达到了35万多元;由“人民公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的“神冠杯”第二届广西高校教职工羽毛球锦标赛标识及志愿者标识,被确定为该项赛事的永久性使用标识;梧州市纽斯信息服务中心与国内某知名快递公司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并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为本校学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兼职岗位300多个……

        这些企业,这些创业成果,均出自梧州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之手。

        记者日前来到梧州学院采访发现,该校通过建立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创业“孵化园”,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开辟了一条新路。

        既是开放的课堂,又是综合的实验室

        在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人工宝石行业在线交易支付平台项目”工作室,记者见到项目组长曾登艺正和同伴热烈地讨论着业务问题。学计算机专业的他告诉记者:“这里充满了梦幻般的魔力,可以学到书本上、实验室里都学不到的知识。”

        如果不是亲身来到这里,记者很难想象,这里聚集了二十多家获得工商注册的微型企业,拥有以学生为主的科研团队20多个。

        2010年,国家正式颁布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此背景下,地处偏远、又是刚刚升本的梧州学院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学院党委在对《纲要》进行反复学习中逐步形成共识:“特色就是实力,就是竞争力,要让既个性鲜明又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梧州学院最大的特色”。

        基于这样的认识,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投资近200多万元的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2010年10月应运而生:通过整合校内校外的政策、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构建大学生集“学习、实践、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平台,营造开放、包容、自由的环境,形成人才培养、教育的“乐园”,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中心”由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领导沟通、社会伦理、作品展区和服务支撑六个板块组成,每年能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发展成长机会。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既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又是一个综合的实验室。”梧州学院党委书记唐善茂这样诠释“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课程体系、模训体系、实践体系和行动体系的‘四位一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我们所要求的综合发展,就是各类人才、各种能力的整合。就如同音响系统的高音、低音、中音一样,要进行混响和集成,进行匹配和融合,才能成为悦耳的声音。”梧州学院副院长杨杰如是说。

        是课堂,也是梦工场

        苏鸣翔是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学生。大一时,他在校外广告公司做兼职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从此想创办一个小广告公司,但苦于场地等限制,他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中心”开辟的创业发展区,为创业的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和水电。学校还邀请企业、银行的专家,对学生如何创业、如何贷款办企业进行指导。与此同时,梧州市工商管理局在办理营业执照和资金扶持方面也给予相应培训和政策扶持。2011年5月,他在创业发展区成立了工作室;6月,他又在学校鼓励和支持下,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成为了一家由在校大学生自主投资注册的广告公司。经过半年的努力,苏鸣翔如今不仅在校内有工作室,还在校外建立工作间,聘请了3个在校大学生员工和5个校外全职员工。今年9月份,他的公司营业额达4万多元,10月份已达8万多元,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老板”。

        如今,创业发展区已引进学生创业项目34个,其中有23个项目的创业者已获得工商部门颁发的微型企业营业执照,范围涉及广告设计、超市等多个领域,不少“微型企业”已是声名鹊起。

        创业潮涌桂江畔,为有源头活水来。2011年10月,有喜讯传来,创业发展区被确定为广西首家“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成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梦工场”。

        以学业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不仅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实践平台,还为学生提供创业见习和就业岗位,引导他们进行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以学业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由该校大三学生邵笑创办、注册的“麦哈那昆商行”服装设计营销公司,拥有3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是来自本校工商管理、服装设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同学创业、就业。”邵笑说。

        谁能想到,这位来自四川的阳光少年,刚进校时腼腆得不行,连跟老师说话都紧张得“打抖”,现在,他已是十足的从容和自信,公司的业务已从最初的单纯面向学生市场,转变为校内校外“通吃”。“下一步我打算建立服装加工厂,并聘请一些服装专业的同学进行服装设计。”邵笑告诉记者。

        校园微型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如今,在创业发展区进行微型企业及相关工作的学生超过450名,参与中心项目的学生超过600人,参与中心管理的学生达200多名。仅2011年,梧州学院的各类微型企业共吸收和解决了35名毕业生就业,并吸纳了200余名毕业班学生参与各项工作。

        2011年,梧州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94%,并在2011年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暨表彰大会上,第五次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梁家海 谭永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