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表彰大会”上, 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广大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议》荣获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奖,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联合表彰。
在县、乡、村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村卫生室是“网底”,这个“底”织得牢,农民就可以“小病不出村、防病有人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保障。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村级卫生室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最薄弱环节。针对国家村卫生室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2008年4月,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副主席汪纪戎率农工党中央考察团赴贵州省就“农村医疗卫生”问题进行调研。
农工党调研组邀请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农工党17个省、市级组织根据调研提纲开展同步调研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广大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议》。
农工党中央在《建议》中建议:应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农村卫技人员培养长效机制,提高村医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村卫生室的管理和运行不宜推向市场,必须维护村卫生室的公益性质。
《建议》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后受到高度重视,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策参考。(本报记者 王海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