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中,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了较大跨越,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1年,中国石化日均上缴利税8.7个亿,约占国家财政收入3.37%。作为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中石化紧跟国内发展清洁汽车燃料的机遇,依靠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在作大效益的同时也作出了贡献。
让北京汽车率先“喝上”清洁油
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北京市正在制定相当于国际上欧V排放规格的国V车用汽油标准,即要求新增车辆尾气单位排放量不大于15ppm,计划从2012年开始执行。面对国内市场对于清洁燃料的迫切需求,中石化通过对引进的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Zorb)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实现了技术突破。
中石化办公厅副主任黄文生透露,SZorb技术能将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低到15ppm水平以下,将逐渐替代传统的加氢处理技术,成为超低硫汽油生产的主流技术。
据了解,通过汽油生产装置优化运行,中石化燕山石化京标V标准汽油未来年产量将超过240万吨。按北京市国V标准汽油年需求量300万吨、硫含量比京标Ⅳ标准汽油降低30ppm计算,京标V标准汽油的使用每年可再减少硫排放约105吨,折合二氧化硫减排210吨。中石化燕山石化科技部负责人表示:“打个比方说,在2004年国Ⅱ标准下,1辆汽车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相当于2012年实行国V标准后,25辆汽车所排放污染物的总和。”
效益是靠“抠”出来的
中石化齐鲁石化每年需要采购各类产品包装袋约3200万条。为了改变以往相对粗放的采购方式,通过科学测算价格,他们从今年起实行严格的包装袋招标采购计划,各类包装袋加工费因此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初步估计,全年节约采购资金250万元。
不仅如此,就连一个小包装的线头他们都“算计到家”。为了进一步挖潜增效,中石化齐鲁石化从降低产品包装袋的线耗入手,经过认真分析和测算,将包装线辫的长度标准由原来的6-7公分缩短为3-4公分——这看似不起眼的3公分,却为中石化齐鲁石化实现年节约增效约2.04万元。
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中石化齐鲁石化已累计加工原油2.8亿吨,生产乙烯1200万吨,上交国家税金近800亿元。与此同时,其炼油加工损失率从0.62%降为0.41%,按每年加工1000万吨原油计算,相当于节约原油2.1万吨,节约成本1亿多元,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报记者 邱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