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6日 星期二

    国有企业 改革发展

    创新点亮“中国核”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06日   10 版)

        中国核工业56年奋发图强、不懈追求的历程打造出两张中国“王牌”:第一张是中国的核盾牌——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打破了某些核大国的垄断,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第二张是成功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突破,形成中国核电自主化品牌,奠定了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两张“王牌”凝结成了军民结合、上下游结合、科技与生产结合的中国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我国也成为目前世界上几个少数拥有这种体系的国家之一。靠什么打造两张“王牌”?中核集团总经理孙勤给出答案:“除了持之以恒的自主创新,别无他途。”

        突破核燃料产业技术难关

        中核集团坚持自主研发,成功研制了关键专用装备并工业化应用,实现了铀浓缩技术的重大跨越,为我国核燃料产业高效发展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没有掌握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之前只有一个处理方法——存起来。少数掌握该处理技术的国家更是严格保密。2010年12月21日,中核集团坚持用20年时间自主设计、研发和建造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工程热调成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核燃料铀、钚回收,实现了核燃料闭式循环目标;该技术与快堆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铀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核燃料产业及核电的安全高效发展。

        从自主研发生产秦山一期核电站燃料元件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中核集团核燃料元件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全面实现了核电站燃料元件的自主化生产,累计为核电站提供5000余个核燃料组件,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中核集团已经具备600吨压水堆元件和200吨重水堆元件生产能力,正在建设400吨AP1000压水堆元件生产线。

        “以我为主”的核电之路

        20年前,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

        中核集团由此起步,自主研发大型商用堆,设计、建造了秦山核电二期,安全运营至今。20年后的2011年11月25日,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一次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二代改进型大型商用堆走出了标准化建设的新路子,创立了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

        特别是福岛核事故后,中核集团瞄准更高的目标,立志发展更安全、更先进的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目前中核集团已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CP300、ACP600、ACP1000系列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是中国核电技术发展30多年的集成和结晶,目前已由科研设计转入工程总体设计阶段。

        2011年7月21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试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立足应用 服务于民

        小到高悬房间的烟感器,大到各种放射性医疗设备,神秘的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中核集团长期致力于核技术应用,使核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生活。

        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由中核集团自主研制的一批以放射性物质检测系统和爆炸物检测系统为代表的反恐安检装备被广泛应用,并获得了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

        钴-60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但长期以来,这项技术被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所掌握。今年1月,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领域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中核集团自主承担的钴-60项目,历时七年圆满完成,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我国因此成为继加拿大和俄罗斯之后,国际上第三家掌握并拥有利用核电反应堆生产钴-60工业放射源技术的国家。(本报记者 温 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