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6日 星期二

    经济观察

    如何面对多“荒”时代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06日   16 版)
    杨威绘 CFP

        已近岁末,回想起来,今年的“荒”何其多也,除了“电荒”,“气荒”、“油荒”、“用工荒”、“钱荒”也是不绝于耳。作为一个资源大国、人口大国,我们真的到了“荒”的时代?

        其实,很多“荒”已不是“新荒”。比如“电荒”,似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爆发大范围的缺电。每次的导火索或有不同,但内在的问题却是一个。有研究显示,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相比2004年增加了120%,而同期发电量的累计增长仅为90%。这说明装机容量是足够了,但是开工率却不足。为何电厂不愿意发电?因为现在的煤价高,电价低,售价不足以弥补成本。2004年以来,电价提高幅度仅为32%,同期煤价上涨却超过150%。今年1-4月份,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亏损额合计105.7亿元,企业感慨,如果不干活能减少损失,还真不如长期停产。

        很多“荒”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电力系统改革之后,电力企业被要求以企业化运作,这就变成企业要负担煤价大涨带来的亏损。而这种缺电的情况,又反过来带动了下游企业对极其浪费能源的柴油发电机的需求,转过来又将油价推高。这样看来,所谓的“电荒”、“油荒”并非真的缺电缺油,而是荒在“机制”。由于长期以来,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并非市场主导,两者未形成联动关系,随着煤价与电价的倒挂加剧,单靠行政调控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那么,电价上涨的窗口为何现在才打开,或者说,涨价为什么显得如此艰难?

        电价的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从更深层看,我国现在仍然是以外贸出口为主导的加工型经济,为了保证出口竞争力,就要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尽可能的低。廉价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让全世界都对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情有独钟。以一个售价600美元的苹果手机而言,付出巨大人力成本的中国利润只有6元!但中国以极其廉价的成本为全球生产货品,换来的却是层出不穷的贸易摩擦和责难。沿海地区频频出现的“用工荒”也告诫我们,“廉价”不是竞争力的全部,“廉价”也不可持续。

        而事实上,很多“荒”并非真荒。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就多达1.5亿人,城市待业人员多达2400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超过660万人。在百姓普遍反映“就业难”的当下,就真的“用工荒”了吗?

        “电荒”、“油荒”、“用工荒”,看似毫无关联,但背后又有着相同“病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速不降,无效率的规模化投资不减,产业总体仍处低端的现实不改,资源的供求矛盾就会凸显,这荒那荒就不会消失。仅以年初罕见的淡季“电荒”为例,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地呈现用电紧张态势。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地区为了完成“十一五”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在上一年放缓了部分高耗能项目,而集中在第二年年初加快释放,导致市场对电力需求量加大。

        可见,我们“荒”的不只是资源、劳动力本身,更是“科学的发展方式”和“有效的调节机制”。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第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只降低了0.8%,前三个季度为1.6%,距离今年要完成3%-3.5%的任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12.1%。据测算,前三季度工业用电增长拉动能源消费增长5.2%;占工业产值70%的高耗能工业在前三季度拉动能源消费增长12.7%。毋庸置疑,工业用电增长快速以及产业结构转型成效有限是能耗激增背后的最重要原因。

        “多荒”并发背后,依然是我们长期以来面临的老问题。如何遏制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头?如何将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变过来?如何约束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冲动?在各地为完成今年的节能减排指标发愁时,这些问题或许更值得思考。据最新消息,今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元。而在财政增收强劲的同时,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却显得黯然失色。在“富”与“荒”之间,在“得”与“失”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又该如何“放弃”?

        (新闻观察员  冯 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