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经济时报》日前报道:截至今年9月,印度经济增长速度降至两年以来最低点,即6.9%。为了刺激印度经济增长,辛格总理上周决定向全球超市巨头开放印度零售业,允许外国多品牌零售商在印度持有合资公司最高51%的股份,这些公司将获准与印度伙伴一起开设超市。
印度零售业的核心消费阶层是有3亿人口的中产阶级,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度零售业正以每年超过270亿美元的增幅增长,目前已拥有5000亿美元的规模。印度消费品进口税不断下调,也使得在印投资零售业的外商有极大的操作空间。目前,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宣布计划未来7年在印度开设10至15家大型批发店,而德国的麦德龙已经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德开设了数家批发店。
如何保证既推进零售业对外开放,又能保护本国零售业,印度政府为此煞费苦心。印度是世贸组织成员国,若拒绝零售业贸易自由化,有可能导致印度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对抗;对于印度而言,开放零售业,既是大势所趋,又是不得已而为之,既可控制印度食品价格暴涨和抑制通胀,又可全面推进零售业的改革。辛格总理坚持要在15年内完成零售业的解除监管,全面开放印度经济,不仅是出于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的考虑。从深层次看,印度希望通过以外促内,推进改革零售业。印度零售行业的主导力量是500多万家夫妻店,缺乏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包括冷藏管理,因此,政府积极鼓励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引入印度,为印度零售业起示范作用。印度幅员辽阔,几个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间相距遥远,都市居民分布相当零散,要在印全国设立广泛营销网,单靠手工作坊式的零售企业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印度政府考虑,西方巨型零售业集团的引入,会带动一些有现代眼光和一定实力的印度大、中型零售商迅速转型,淘汰一批十分落后、难以改造的小型零售商,推动印度零售业的更新换代。
目前,由冷冻车和物流中心组成的冷冻品物流业在印度几乎不存在,印度急需类似沃尔玛那样的西方大型零售集团提供技术、管理系统和培训方面的专业帮助。印度政府还希望类似沃尔玛、麦德龙等多品牌零售商在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商品的同时,向印度零售商提供后端支持。印度政府确信,上述考虑和步骤会使零售业的开放和改革走入良性循环。今年以来,印度有上百家现代化超市和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均与巨型西方零售业进入的示范效益有关。
印度政府还希望通过开放零售业解决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难题。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米塔尔认为,印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零售业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自己的模式”,虽然外国直接投资在印度合资企业的持股上限可介于49%至51%之间,但印度官方在审核外商零售业投资案的同时,还规定了若干条件,如,要求外商扩大在当地采购,设置从印度中小企业进货的最低比例;要求外国零售商聘用员工至少半数为农村青年,以降低印度农村地区高失业率等。
印度政府更期盼用对外开放零售业来带动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印度电力供应短缺,炎热夏季只有1%的家庭能使用空调(靠发电机),很多超市无法营业,而开放零售业恰恰会刺激印度资本和海外资本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印度公路运输效率低下,高速公路奇缺,巨型外资零售业集团物流网的扩展增加了对现代化公路网的需求,也会刺激内、外资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欲望;外资零售业在印度开店,需大批懂英文、懂产品的售货员站柜台,向顾客解读进口产品,而开放此行业必然会带动印度零售业熟练劳动力英语和销售技术培训的快速发展。
为稳妥起见,印度政府将开放零售业的动议付之于全民讨论,就允许外国直接投资在印度开展多品牌零售业向公众征求意见。人们普遍认为,这项改革是印开放经济、解决零售业长期低靡的有效措施。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 本报伊斯兰堡1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