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昭通11月28日电(记者任维东)记者日前从云南省昭通市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在中国文坛上活跃的“昭通作家群”日益发展壮大,成绩斐然,为贫瘠落后的昭通增光添彩。
“昭通作家群”主要指的是现在在昆明和昭通两地的一群昭通籍的文学写作者,他们文学创作的相对丰收与他们文学发生地经济的相对落后,构成了一个奇特的“昭通文学现象”。
昭通市属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的乌蒙山贫困片区,是云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然而昭通市委、市政府却十分重视文学创作,历届党政领导均给予“昭通作家群”以最大的支持。
2005年昭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打好“红色牌、绿色牌、作家牌”的明确思路。市委市政府筹资200万元建立基金,颁发两年一度的“昭通文学艺术成果奖”专门奖励本土作家原创作品;筹资230万元建立了“昭通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专门对昭通本土作家获得省以上奖励的作家作品进行配套奖励……
正是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作家群体——“昭通作家群”逐渐崛起,他们植根于昭通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坚持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昭通作家近年来在《当代》、《十月》等数十种全国性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产生了如《好大一对羊》等大批创作题材和手法多元化,关注弱势群体,具有强烈忧患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艺术精品。
昭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军介绍说,近些年来,昭通作家出版了100多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个人作品专集。一些作品荣获了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戏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引起了国内外文学界的强烈关注。自1999年云南作家协会实行作家聘用制后的几年时间里,90多人次的签约作家中将近30%是昭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