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用心赢得人民的信任

    ——访民间文艺家曹保明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8日   09 版)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强调了文化的人民性。作为一位长年进行田野调查的民间文化学者,您如何看待文化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曹保明:文化是人民创造的。我几十年行走在白山黑水间的经历不断验证着这个真理。当你走进深山密林,走进那些驯鹰人、放排人、挖参人的生活,看到那些几乎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精彩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感慨:他们创造的文化真是无与伦比!他们用自己的生活创造、记录着历史,用自己的文化传承着民族精神,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其实都传承着人类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还有什么理由质疑文化是人民创造的呢?

        记者:我查阅了一下您出版的著作,已有80余部,其中不少是对濒危非遗项目的调查、记录、研究。您为什么会如此执著于田野调查?

        曹保明:对于田野调查,我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说实话,最初是出于一种猎奇心理。但当我走到生活深处的时候,走进那些传承人的生活时,才发现这些文化凝结着惊人的智慧。很多地区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的文化。面对这些鲜为人知、正在逐渐消亡的文化,我好像被一种力量牵引,总想把它们形成文字保留下来,才甘心。这就是文化的强大吸引力。所以我对总书记所说的“走到生活深处,走进人民心中”这句话特别有感触。

        记者:您的大量著作记述的是鲜为人知的技艺,而通常这些技艺是不轻易示人的。您是如何赢得他们信任,获得这种资料的?

        曹保明:用心,用真诚的心。就是总书记讲话中说到的要“用人格力量赢得社会尊重、赢得人民赞誉”。

        为了抢救这些人手中的传统技艺,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有30多个春节是和他们一起过的。在调查猎鹰文化的时候,我跟最后一个猎鹰人赵明哲朝夕相处了大约两年时间。他很穷,但为了以肉食供养鹰,还要节衣缩食。他一直梦想有一件抵抗严寒的皮袄。我就托人买了羊皮请亲戚缝制,亲自送到他手里。他当时就哭了。就是这样,我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亲近他们,爱戴他们,他们也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当你对人民掏心窝的时候,让他们觉得你值得信赖的时候,他们回馈的一定是让你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本报记者 李 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