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诚信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王小锡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11 版)

        诚信,简言之,诚实且有信用。应当说,在中外思想史以及经济生活的实践中,诚信始终是被关注的热点问题。

        孔子不仅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将“信”视为立人之道,更以“民无信不立”,将“信”提升为立政之本。马克思·韦伯在探究以禁欲主义为核心的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之间的“选择性的亲缘关系”时,援引富兰克林的“信用就是金钱”说明“诚实—信誉—金钱”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弗兰西斯·福山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信任度的实证研究,阐述了“信任”在其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和效果,并由此得出结论:一个社会信任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历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讲诚信则兴,不讲诚信则衰,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铁律”。

        一

        诚信与经济发展历来是密不可分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的今天,诚信更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在于:

        第一,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特殊资源。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市场经济又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在这一经济体系中,经营什么、怎样经营等由经营者自主决定,与谁合作、怎么合作、合作的目标和方向等也由经营者自主选择。然而,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自由经济离开了诚信,就会成为尔虞我诈、互相拆台的经济,所谓的自由经济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要通过包括诚实守信在内的完善的道德体系促进和保障自身的健康发展,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经济。由此,诚信成为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纽带。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并非投入、产出、效益等纯物质的经济过程,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经济、“链条式”经济。利益相关者的任何一方或任何一个环节的诚信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经济秩序的混乱,并带来经济发展的严重挫折。最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的实现必须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政府等诸多关系中的基本信任度作为逻辑起点,否则,法治的目标就会模糊不清,法治的过程也会沦为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说,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基。

        第诚信是企业道德形象的根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效益,企业的发展效益取决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状况,而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状况又取决于企业的诚信经营。可以说,大量中外企业以自身的繁荣或衰败为企业发展与诚信经营之间的此种关联提供了生动的实践例证。如果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真诚地面对用户,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性化需求,以达到用户生活和生产的最佳目的,在销售和服务过程中始终兑现承诺,做到诚信销售和诚信服务,必然会在赢得顾客信任的同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反之,即便是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只要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中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夸大功能和空头承诺等失信问题,就会导致企业道德形象的毁损,并带来产品销量的下降和企业利润的减少,更可能因此葬送企业的前途。

        第三,诚信是降低经济交易费用的重要路径。经济的发展与交易的内容、品种和频率有着十分密切的正向关系,可以说,交易的内容或品种越多,交易的频率越高,产生的效益也就越好。然而,经济交易的内容或品种越多,交易的频率越高,越是要求诚信交易。因为,交易中的利益相关者都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如果缺乏基本的信任,交易各方往往互相封锁应予公开的经济信息,从而使信息获取过程耗费了大量原本可以节约的精力和资源。更有甚者,经济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破坏正常的经济信息渠道,或窃取经济信息,或制造虚假信息,此类不诚信的行为会造成更多的“摩擦消耗”,并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相反,如果交易各方以诚相待,不仅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消耗,而且能够形成诚信的投资环境,更好地吸纳各种经济资源。换言之,讲诚信不仅能够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从而为经济的高效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

        应当看到,尽管诚信之于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竞争力作用十分显见,然而,由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运行机制和相关制度尚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加之市场自身存在的趋利性、自发性等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诚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诸多诚信严重缺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并强化了人们对诚信问题的关注,但是,诚信要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仍然需要有一个理念培育和制度完善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展开系统的经济诚信建设工程,使诚信不仅在理论上、观念上而且在实践中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当前我国经济诚信建设应当主要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普及经济诚信理念,建设现代诚信经济。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经济行为本身应有之义。经济诚信或诚信经济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之社会现象。在经济生活中,离开诚信内涵的经济是畸形经济,这样的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近年来,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经济中心论”或“经济至上论”在我国可谓大有市场。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GDP中心主义”,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导向和经营模式,及至个人行为选择和社会评价中“财富优先论”的出现,都在相当程度上映射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理念上的道德缺失。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当使诚信理念渗透在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经济管理的目标与手段、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商品的销售与服务、用户意见的反馈与落实,都应该始终贯彻诚信于公众、诚信于顾客、诚信于同行、诚信于职工的基本理念。唯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真正成为诚信经济。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完善企业诚信管理制度。诚信作为一种经济道德要求,其践行固然需要经济主体的理念和自觉。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经济主体的理念和自觉,显然不足以真正有效地建立和完善诚信经济。这就需要将诚信道德要求制度化,依靠制度的外在强制性和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保障和促进诚信经济的形成。就目前情况来看,作为我国经济制度重要内容的信用制度,是经济制度道德化的重要范式,也是经济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全社会建立健全经济诚信体系,将诚信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经济运行环节之中,形成经济诚信网络,使诚信成为经济主体和经济行为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情境下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原则。还应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为重要的经济主体,企业诚信是经济诚信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应当特别重视和加强企业诚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一些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根源是经济诚信的缺失,而其直接原因是企业缺乏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试想,如果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中都能渗透并严格执行诚信要求,毒奶粉、瘦肉精等问题食品能够最终在市场上出现吗?

        第三,依靠政府、公众和媒体的多方力量,为经济诚信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在监督。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诸多诚信缺失现象,在相当程度上源于缺乏有效的社会评价和监督机制。经济主体的失德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谴责和惩戒,导致其在对利益的追求中失去了应有的伦理规约。因此,应当建立完善的诚信监督机制,使守信者利益得到保障,失信者利益遭受损失,从而建构经济主体的诚信与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全面、系统且具实践操作性的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其经济活动的重要参照和社会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公开和惩罚各类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从而加大其失信成本。此外,应当有效发挥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作用,从而在经济诚信建设中形成政府“自上而下”和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双重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以其快捷性、互动性和一定程度的隐匿性打破了传统社会舆论传播中的时空制约和环境束缚,已然成为在经济诚信建设中发挥导向和监督作用的新型力量。近年来,一些企业的严重失信行为往往是通过网络得以广泛传播并最终受到惩处的。因此,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导向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是当前我国经济诚信建设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