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迎接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

    两代人的约定

    ——作代会驻地的感人一幕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09 版)

        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召开在即,广大文艺家代表们已纷纷来到驻地报到。今天下午,在作代会驻地,发生了令人动容的一幕。 

        “马老,我的父亲托我看望您来了。”广东作家吕雷手捧一束鲜花,来到97岁的四川老作家马识途的房间,深致敬意。    

        故事说来话长——长到要从60多年前说起。1948年,吕雷的父亲在重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地下党组织有人叛变的紧急关头,时任重庆北区书记的齐亮冒着生命危险通知大家撤离,挽救了同志们的生命。——那时,吕雷刚刚1岁。不久之后,齐亮和他的爱人马秀英牺牲在渣滓洞中。多年之后,吕雷才知道,马秀英,就是文学前辈马识途的堂妹。

        去年清明节,吕雷在几位作家陪同下,来到重庆渣滓洞祭奠齐亮、马秀英夫妇,并将这段感人的往事和他对当代人“精神信仰何在”的思考写成长篇散文《聆听烈士的声音》,在本报《文荟》副刊发表,反响强烈。马识途老人读到此文,感情难抑,提笔撰文《“你的信仰何在?”》,补充叙述堂妹夫妇未为人知的事迹,亦在本报《文荟》副刊发表。后来,吕雷的父亲吕坪老人也撰文《信仰的力量》,再次回顾这段历史。几篇文章交相呼应,织就了一篇浓缩数十年来中国革命历程和中国人民心历路程的大散文,字字警钟。 

        吕雷曾这样写道:“如果不是眼前这个微笑着的人冒死在那个清晨中奋然前行,我的心跳可能早在62年前的某个时刻戛然而止,因为我会是另一个‘监狱之花’、‘小萝卜头’。而就是他,让我的心脏一直跳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从青年变成中年,成为新中国的一名作家……” 

        “我虽已是进入96岁‘日薄西山’的人,却自信还能、或者说希望参加2011年的第八次全国作代会,在那里和吕雷作家相会。”去年,马识途老人曾这样说。而吕雷此次赴京参会,89岁的老父亲亦一再叮嘱他看望马老,完成自己的心愿。

        今天,两代人就这样在作代会上相遇了——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作为这段历史的倾听者,这组文章的编辑者,本报《文荟》副刊主编、亦是作代会代表的韩小蕙见证了这感人的一幕。她感慨万分:“这是迟到了一年的约定。”——其实,细想来,何止迟到了一年!这是两代人的约定!多少漫长的奋斗,多少革命者的鲜血,又有多少后来建设者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约定!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付小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