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城市,只要有一部手机,便可以实时查询交通路况、景点拥挤程度;可以及时掌握公交的到站情况、刷手机卡坐公交车;可以用手机缴费去超市买东西、交纳生活中的各种费用……
无所不在的无线网络,无所不有的内容应用,无所不能的智慧城市,毫无疑问,无线城市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更为高效、便利、舒适的智能生活。
无线城市,是指利用一种或多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建成覆盖整个城市或其主要区域的无线宽带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网络连接的扩展和延伸,为公众、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城市受到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并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多年的建设。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韩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地区,都有多个城市启动了无线城市的计划,马其顿、新加坡甚至在建无线国家;一些欠发达地区,如肯尼亚、孟加拉等国,也有中心城市或海港城市启动了无线城市的建设。
在我国,香港已为无线城市建设做出了表率。北京、珠海、厦门等多个城市也相继确立了无线城市的计划并已付诸实施。此外,还有众多城市有类似建设无线城市的计划,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
@北京:市民主页——随时随地随需获得相关信息
从11月底开始,在北京西单、王府井、奥运中心区、三大火车站、金融街、燕莎、中关村大街七个地区,将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届时,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搜索到无线网络“My Beijing”,点击进入后,输入手机号码,然后点击“短信获取密码”便可使用。
北京,又向无线城市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联合推出的“市民主页”,作为北京无线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重大应用之一,一直备受关注。市民只需要通过登陆wap.mybj.gov.cn,便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与政务公开、公共事业服务、个人生活等相关的各种城市服务信息。将系统域名定义为mybj.gov.cn,寓意正是“我的北京”。
市民主页具有信息权威、内容专属、主动送达、互动交互等特征,它从市民使用需求的角度,设置了三个栏目:“我的提醒”、“我的服务”和“我的声音”。“我的提醒”主要显示市民个性化的专属信息,譬如交通违章提醒、热点新闻、生活提示等等;“我的服务”展现多项服务供市民使用和定制,其中公共服务设置交通、教育、卫生等十二个栏目,共计72项服务;“我的声音”,是市民与政府互动沟通的渠道,其中的“政务现象”栏目,主要是对接政风行风热线,供市民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并获取政府反馈;而“我的调查”栏目,则是对接京友网,供市民参与政府组织的民意调研项目。
目前,北京市无线城市“市民主页”已完成二期规划,发展目标定为:“为每个市民打造属于个人的移动互联网主页。二期规划将从政府获取垄断性的信息资源,开发政务及民生服务,构筑无线城市的核心优势。突出互联网特色,充分发挥移动通信能力的优势,以便利化、易用性为目标,打造移动互联网特色与移动新特色相结合的聚合门户。
@珠海:“惠生活”商家联盟——有效整合资源
由中国移动珠海公司推出的“惠生活”商家联盟,聚集了商家资源,每周推出团购、优惠券下载等很多个性化的活动,在很多商场、超市的客户终端机上便可直接打印,吸引了用户的频繁使用。目前,商家优惠每天活跃用户3万,占无线城市门户总活跃用户数的75%。2010年累计参与客户26万人次,商家优惠推出后门户点击量提升80% 。
“惠生活”商家联盟在建设和运营中采取了多项措施,他们通过消费补贴、营销互动、捆绑宣传等资源置换合作模式及精品商家的示范效应,拓展优质联盟商家,满足客户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通过优化客户体验模式,建立方便、快捷、一卡通式的电子化体验模式,提升客户在享受服务过程中的感知度,并建立统一积分体系,以积分为价值凭证打造价值化、差异化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丰富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通过无线城市、自助终端、12580等为商家和客户建立最直接、最具互动性的沟通方式。同时,还建立商家管理体系,完善商家联盟后台管理系统,助力商家发展建设,有效整合了价值链。
商家联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为合作商家创造了价值,商家联盟商用以来,陆续开展“团购星期五,团出精明消费”、“联盟商家特惠,超低优惠一手掌握”、“G分轻松兑,实惠轻松享”等活动,以商家联盟活跃客户带动无线城市发展。
在广东省的其他地方,无线城市的进展也都在大踏步地进行。在广州,早在2008年便由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率先推出了“手机地铁票”,市民只需携带专用手机卡,便可携带手机坐地铁,后又推出了“手机电影票”,实现了手机上查影讯、看排期、选座位的一条龙服务;在深圳,智能交通的路况信息已覆盖7222条路段,覆盖率达97.25%;在东莞,将《南飞燕》打工文学杂志打造成的手机版,已成为500万人的重要读物……
广东,正在实现无线城市由“分散型”向“聚合型”、由“技术性”向“社会性”、由“孤岛式”向“集群式”的发展。
@厦门:掌上公交——畅通市民出行路
在厦门,移动公司推出的“掌上公交”业务,颇受广大市民的青睐,并且越来越多到厦门旅游的人士,也开始使用这一业务。
公交是广大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掌上公交”的应用,使市民通过手机,可以查询出行线路并确定所要乘坐的公交车,并获知所要乘坐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同时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公交车到站的预约提醒。
“掌上公交”,使市民公交出行首次创造性地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预约,为市民节省了60%以上的等车时间。同时,这一应用还为市民选择最佳公交出行路线、合理安排公交出行时间提供了便利,使城市交通拥挤率降低20%,显著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这些,都让大家的生活更加高效和便捷。目前,仅在厦门一地,“掌上公交”月访问量已超过160万人次,成为市民低碳出行的首选信息工具。
此外,为方便城市里的“有车族”,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在无线城市群平台上推出了“实时路况”和“停车位查询”服务。市民只要登录此平台,进入“实时路况”中,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全市路况图以及各主要路口的实时路况信息,从而合理安排出行路线;停车位查询则是针对城市“停车难”问题,通过对停车位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向市民发布车位与停车场综合信息。通过这一服务,市民可以对各停车场的空位一目了然,并提前预订,从而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
2008年9月8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在厦门建成了全国首个TD“无线城市”,实现了无线城市从覆盖到应用的跨越;2011年1月6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开通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无线城市群”,推动无线城市从孤岛式向集群式跨越。(本报记者 杜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