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是一支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坚强队伍,是一支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勇于创新的优秀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李长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记者节的由来
新中国记者节定于每年11月8日,是为了纪念范长江等倡导成立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1937年11月8日,在抗日战争的烽烟中,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2000年1月25日,中国记协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经过科学论证,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
把心化为一颗火种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
有人问,写稿子苦吗?
我点点头,苦。
真是苦。有时就像负重登山,体能耗尽,举步维艰,山峰却遥不可及;有时又像被困在四面高墙内,奋力冲撞,却找不到出路。
然而,在这常态的苦中却是潜伏着快乐的。那内心的表达找到出口时的酣畅淋漓;那稿子播发后,无数读者共鸣的心声。那一刻,你会感觉,你的心和千千万万颗心连在了一起,你会知道,那一束灿烂的光,正折射出千千万万颗心灵的光芒。我感觉温暖,感觉有力量,感觉胸怀敞亮。
所以,无论如何的苦,30年,难以舍弃。
我下过乡,在春天乡野之夜,曾听到过庄稼拔节的声音。从没想过,多少年之后,我竟在自己的内心也听到了这种声音。我告诉自己,做记者,写稿子,让你成长了。
为这份成长,我深深感恩。
感恩记者这个工作能让我拥抱那么广阔的生活,拥抱那么多善良美好高贵的心灵。我原本一颗混沌如木的心,被他们点燃,我感受到了被点燃之后的喜悦激动和幸福。
感恩记者这个工作能让我把一颗被点燃的心掏出来,化为一颗火种,燃烧在我采访的一个个人物之中,向更多的人们传递着生命与心灵的火焰。
在这种被点燃与传递之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有朋友问,为什么你总对美好的东西,有格外敏锐的触角?
我懂朋友含蓄的指点。深知,生活不是童话。生活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交织的万花筒,是幸福与苦难并存的悲喜剧。我为每一点真善美感动,同样为每一丝假恶丑鄙夷愤怒。我能体会到许多人内心的幸福与快乐,同样能深刻感受到那些让人心痛的苦难。
这一切都在滋养着我,点燃着我。让我懂得,新闻工作者一个重要的担当,是要传播心灵之火,高扬理想旗帜,让真善美的阳光温暖和激励千千万万朝向理想的人们。
闭上眼睛,采访过的那些人、那些事常常就像一幅幅油画一样在眼前呈现。马班邮路上的王顺友,雀儿山上的陈德华,蹬三轮的老人白芳礼,写下死亡日记的陆幼青,导弹司令杨业功,航天发动机专家吴大观,开小处方的好医生王争艳,敲响最后钟声的乡村代课老师杨忠明,还有王瑛、郭明义,杨善洲,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难中不屈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他们都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人!
每当稿子播出,看到许许多多读者为这一个人物感动振奋时,我就感觉一种莫大的温暖与激励。采写这些人以及这些人物所带来的社会反响,让我看到了蕴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普通人们心中的光芒。
我热爱我的记者工作,我愿我们写出的每一篇稿子,都成为我们厚重浩瀚的民族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我为此感到快乐和幸福!
这也是我在记者道路上坚持下去的全部理由。
坚持“走、转、改” 丰采夺目任重道远
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 罗开富
新闻战线按照中央的要求,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所取得的丰采夺目的成绩得到了党的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欢迎,广大新闻工作者也正如李长春同志最近代表党中央在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所说,“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有些人总埋怨记者不好当,出不了成果。其实“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抓住学习,深入基层,不怕吃苦就会有收获。1962年,毛主席接见日共《赤旗报》总编辑土旗枪率领的日本新闻代表团时,说到报纸要有知识,他说“《光明日报》有一些知识,我喜欢看。没有知识的报纸我不看。”当时在场的有我国新闻界老前辈吴冷西和安岗。今年我去拜望93岁的安岗,他说:当记者的大都不怕苦,难的是能坚持长期深入和刻苦学习。当前,新闻战线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记者自身学习好了,才能通过扎实的宣传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部署上来。
不断深化学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良好作风,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此也极为重视。很多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写的各条战线的报道上了头条或重要位置。据钟山写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一文中所述:1964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用大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北京市干部参加劳动运销大白菜的消息,配发了短评,刊登了北京市蔬菜公司党委书记的《卖菜札记》,以及丰台区黄土岗公社社员的来信。半个月后,12月20日,毛主席表扬了《人民日报》,说:“现在《人民日报》有看头了。有些有意思的东西,今天二版关于设计讨论的四篇小文章全看了,编者按也写得好。大白菜上了头条,很好,要继续努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对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新闻宣传工作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走、转、改”活动开展后,推出了一大批生动活泼、文风清新、饱含真情的新闻作品,我们的版面也有了全新的变化。“走、转、改”活动才刚开始,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生动活泼、思想性强、反映人民心声、同人民利益休戚相关的报道,一定会更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当记者的幸福感
光明日报记者 庄电一
2000年第一个记者节时,我满怀欣喜地写下“第一个记者节抒怀”,题目叫《当个记者多荣耀》。
我一直觉得,当记者是自己的正确选择。仿佛是一转眼,我干记者已经27年了。虽然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仍然活跃在采访一线,奔波在基层,仍然能感受到这份特殊职业带来的充实、愉悦和成就感。
最近,在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对中国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做了高度评价。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有这么高的评价,身为记者,我感到幸福而温暖。总体而言,我们这支队伍确实相当优秀,具体到某个人,却未必都能达到上述要求,我觉得自己离优秀就有不小的差距,有些方面差距还很大。
我常常感到内疚、遗憾,虽然干得这样久了,我仍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一篇普通的稿件要反复改,不敢轻易拿出手,登出来的东西,也常感觉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在为各类学习班讲课时,常常称自己是新闻战线一名尚未出徒的“学徒工”,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故作姿态,其实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新闻工作常干常新,既不能模仿别人又不能重复自己,既有竞争性又有挑战性,既使人有危机感又使人产生成就感,既不能固步自封又不能随意妄为。
有人叫我“草根记者”, 我以此为荣。我来自基层,生活在基层,活跃在基层,也没有离开过基层,基层有我的挚友亲朋,为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草叶是向上的,草根是向下的,没有草根吸取营养,就没有草叶的繁盛,草根一旦离开土壤,草叶草茎就会枯萎。记者就像一株草,要深深地把根扎在基层的土壤里,一个记者如果脱离基层、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灵性、缺乏动力、丧失创造力。
在不同场合,不少人问我:你当了这么多年记者,一点不烦吗?如果有待遇更高的工作,你就不动心吗?别人当了大官、当了大款,你就一点也不羡慕吗?我都做了否定的答复。我觉得不仅没有虚度年华,而且做了一些很有益的事。我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我看到了自己这支笔的作用,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理解和信任。
报社一位领导到宁夏视察之后,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的幸福指数很高啊!我微笑默认了。又一个记者节到来的时候,我想告诉我的同行们:我当记者的幸福感依然很高!这个职业带给我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已经陶醉其间了。
走基层感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还真是要把“走”放在前,因为它是基础,是做好新闻最基本的要求。还是“脚底板下出新闻”,还是只有走进生活、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发现最鲜最美的“活鱼”。
——人民日报记者 孟海鹰
如果不到基层去,很多问题就无法真正了解;如果不到基层去,仅仅满足于文字材料,思考就容易浮于表面;如果不到基层去,不走近百姓生活,冷暖不相知,新闻稿件无疑会缺乏真情实感、通篇文字冷硬。
——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采访作风乃新闻生命之所系。“我在现场”,这是众多优秀记者在新闻第一线发出的声音。优良采访作风的首要一点,就是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确保采访的真实性、准确性,向公众传递可靠有效的信息。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去基层、去现场,脱离了材料,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真实地记录于笔端,自然就会形成扎实有力的新闻报道内容。
——经济日报记者 董磊
有幸成为中央台“情牵大乌蒙”走基层采访活动的一分子。回味这一段行程,我们对“走基层”有了真切的体会,走基层贵在走得深、走得实、走得贴,只有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百姓中间,才能够获得真切鲜活的典型事例,才能够触动心灵,才能写出真正表达群众心声的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邱翔
(在板桥村)这十几天,我收获最多的就是感动。也正因为感动,我们把自己和他们真正地融入在一起了。用村主任林明庄的话说,“我看你们个个像是农民电视台的记者了”。
——中央电视台记者 谢宝军
走基层真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多是我们与群众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触碰。只有真正脚踩在这片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
——人民网记者 张茜
(本版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