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期待,六中全会就是讲改善老百姓文化生活的,所以我主动要来听。”10月28日,来北京人民大会堂听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首场宣讲报告的北京正义路社区居民陈香英对记者说。“自己看电视读报纸,怎么也不可能理解得这么透。”
10月29日,成都,另一场中央宣讲团的报告刚刚结束。有人告诉记者,本来以为这两个小时会很平淡,但越听越精神,不知不觉就听完了,还觉得没够。四川省省直机关工委研究室主任魏敏生说:“我有一种很振奋的感觉:文化的春天来了。”
经过集体备课,16位中央宣讲团成员从10月28日起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宣讲。实际上,以宣讲的形式进行党的理论武装从十六大以来就已经在全国展开。这样的场面和效果也早已定格在众多干部群众的心中。“我们欢迎这种结合实践的理论宣讲,鲜活的诠释让理论不再生硬”。
理论武装的成功创新:把中央的精神讲透彻讲明白
“六个重要”、“两个显著”、“四个越来越”、“三大关系”、“五个坚持”……在多媒体课件辅助下,中央宣讲团宣讲人用精辟准确的概括性语言为大家梳理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和脉络;而“被‘偷走’的功夫熊猫”、“最美妈妈吴菊萍”、“小悦悦事件”……这些大众最熟悉的语言、最关注的事件,则使严谨枯燥的理论也变得真实生动、亲切可信。
这是中央宣讲团宣讲六中全会精神的首场报告。听众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各省市区地方讲师团的团长们。他们听得尤为认真。湖南省委讲师团团长谭跃湘几乎没停下过手中的笔,两小时下来,记满了好多页。“我也是十几年的老宣讲员了,但是这场宣讲听下来觉得自己又变成了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谭跃湘说,这既是首场宣讲,也是给全国各地理论宣讲、贯彻全会精神树立的一个标杆和范本。
“今天的宣讲,既讲了成绩,也讲了不足,说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儿。”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温宪元告诉记者。“我是省里的一名‘老讲师’,一次次走基层、送宣讲,我发现随着时代变迁,老百姓开阔了眼界,更有思想了,对宣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容易满足。所以,我要像中央宣讲团成员那样,认真备课,精心讲述,不断随着形势变化而修改讲课提纲。”
时间拉回到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成为一个时期内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为了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十六大精神的主题和灵魂理解得更加明白透彻,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组成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宣讲活动,并带动和引领地方搞好面向基层群众的宣讲活动。
理论宣讲序幕从此拉开。
之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重大宣讲活动相继组织实施。几百场精彩报告如润物喜雨,似播种机、宣传队,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会议精神、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准确透彻地讲述出来,使听者会心、润心、凝心。
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亓利说:“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宣讲,是一种把党的声音广泛传播的好方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覆盖面广,而且宣讲都能够结合实际,中央宣讲团结合各省实际,省内宣讲团又进一步结合各地市县实际,深入浅出,针对性强。我听过很多次这样的宣讲,效果都很好。”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实践证明,组织宣讲团,围绕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统一准备,分头宣讲,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是一个成功的创新。
讲到心坎里,讲到点子上:让高深而重大的理论和最广大的群众发生联系
什么样的宣讲最深入人心?首次担任中央宣讲团宣讲任务的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蒋建国对此有自己的体会:“宣讲就是一个让理论生动起来、多彩起来、活泼起来的过程。宣讲最大的好处,它是面对面的,可以增强吸引力;因为有沟通,增强说服力;能够提问题,增强辨别力;口耳相传,直接听取,增强传播力。要让群众爱听,就要讲到心坎里,讲到点子上。”
“平时很少能听到这么大的领导专家讲课,可让我们老百姓开眼了。”听完六中全会大会堂首场宣讲,北京桃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贾永利还沉浸在富有感染力的宣讲氛围中。“‘我们输出了电视机,却没有输出文化品牌和原创节目’,这话说得印象深刻!这让我们明白发展文化太重要了。”
今年从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生王永静,刚刚成为黑龙江肇州县委党校的一名教师。听完11月1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哈尔滨的宣讲报告,她说:“走上工作岗位,正处在对国家大政方针、国情省情的深入学习阶段。能面对面听这么深刻又生动的辅导报告,受益匪浅。尤其是吉炳轩书记回顾了十六大以来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成就,给了我们信心;总结出了我省文化建设的几大工程,文化工作有了抓手,不再觉得空。”
四川省西华大学党办副主任蓝进,工作中经常面对成长中的年轻人。她告诉记者,从六中全会的宣讲中听取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对她思考如何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帮助很大。
做了18年理论工作的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乃功,深知理论普及工作的难度。他说,以前的理论普及主要是念文件,效果有限。怎样让重大的理论和最广大的群众发生联系,入耳入心?这是他多年思考的问题。现在,渐渐有了答案:“宣讲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既有把握全国形势的理论高度,又能从地方实际出发,很有说服力、吸引力。”
“宣讲是中央精神和广大民众之间的一根纽带、一座桥梁,它最大的好处是带有宣讲专家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和理论思考,能讲得充实生动,有针对性,而不仅仅是知识性的简介,让人真正受益。”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永进如此认为。
从礼堂到田间地头:中央宣讲团和基层各级宣讲团共同发挥作用
“现在的娃娃好幸福,与城里的孩子没两样,十二年教育全免费,像茁壮的雏鹰展翅翱翔……”这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阿肯弹唱宣讲队在给哈萨克牧民们弹唱歌曲。这支被誉为“草原上的百灵鸟”的特殊宣讲队伍,将阿肯弹唱与理论宣讲结合起来,使农牧民在“听得懂、记得住、易传唱”的歌声中了解了党中央的重要会议精神和各项惠民政策以及民族宗教政策等,既有亲和力,又有感召力。现在,阿肯宣讲队的声音,正在广阔的阿勒泰草原上流传。
在中央宣讲团的示范引领下,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各种形式的宣讲团和宣讲方式:设在家门口的学堂——上海市东方讲坛,7年来用上万场讲座塑造百姓心灵,形成了沪上“讲坛跟着百姓跑,百姓跟着讲坛跑”的亮丽风景;“家庭党校”——辽宁省大连市宁佩英工作站,10年来坚持不懈地向社区群众宣讲党的理论,解答百姓诉求;讲“农民话”、发“地方音”的湖南省衡阳市耒阳离退休老干部宣讲队,积极探索理论宣讲通俗化、大众化有效途径,与花鼓剧团等合作,寓理论教育于演出节目之中;“老百姓自己的讲坛”—— 安徽省铜陵市创办“铜都讲坛”,使得全市“周周有讲座、人人可参与”;南开大学学生理论学习“三会”,作为学生课外理论学习社团,赢得了“南开学生理论圈”的美誉……各种各样的基层宣讲在不同地方、对不同对象传播着党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使理论不枯燥、道理不疏远,于不知不觉中将理论宣讲变成群众深厚的文化积累。
“宣讲要注意形式,因地制宜。在县城可以进礼堂集体讲,在牧区、农村,可以带着些慰问品、带上专门编写的理论普及小册子,到田间地头,到百姓的聚集活动地去讲,可能只是短短的一二十分钟,但是效果非常好。”云南讲师团团长王岭对此深有体会。
“宣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武装方式,能够比较忠实、准确、抓住要点地把中央精神贯彻到下面。”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认为,“中央的会议精神内容很多,要想让每个人都认认真真通读一遍、全部准确理解、抓准要点,是不大可能的,宣讲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现在,逐渐形成了中央宣讲团和基层各级宣讲团共同发挥作用的局面,影响面扩大了,组织合理,作用显著。”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宣讲人自身的精神状态好,宣讲才能真正感染人、影响人、鼓舞人
宣讲是一项光荣而重大的政治任务,需要较强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高的宣讲艺术;更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作为中央宣讲团成员,吉炳轩十分强调宣讲者自身的素质:“有了一个好的文件,还需要我们把它原原本本地、联系实际地、生动形象地传达给人民群众。只有宣讲人自身的精神状态好,宣讲才能真正感染人、影响人、鼓舞人。”
为准备这次六中全会的宣讲,蒋建国的讲稿有90页之多,而这也只是为重庆一地准备的。“根本不可能一稿讲到底,讲一次,改一次,在哪儿都用的稿子只有11页,其他七八十页的内容,都需要每次因地制宜进行修改、增删。”果然,重庆宣讲刚结束,他就到四川实地考察,为成都宣讲作准备。在广安邓小平故居,记者看到他与当地群众拉家常。第二天,实地得来的鲜活的内容就出现在他的宣讲中。
中央宣讲团成员如此,基层的宣讲员也如此。
“在座的请想一想,改革开放前咱过的啥日子?吃的是啥?住的是啥?‘土打墙,就地黄,个儿高的能够着梁’。现在呢?那是‘吃不愁,穿不愁,两眼望着百货楼;健身操,秧歌团,吹拉弹唱乐翻天……”这是河北省邯郸县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佘斌义在给当地农民讲“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他认为,宣讲首先要让人喜欢听,然后才能使人受教育。他经常运用名言警句、格言、顺口溜、俚语俗语、歌曲等内容、形式为宣讲服务,群众称他是“走在田埂上的理论专家”。
参与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精神省内宣讲的青海省委讲师团团长郭云甫,十几年来几乎跑遍了全省基层地区,曾经深入到海拔4000多米的全省最艰苦的地区——果洛。讲完之后,很多人拉着他的手说:“没想到省里来的大专家也能到我们这个山沟沟!听你一讲,觉得党的政策就是好。”
“我觉得理论宣讲非常重要。基层的群众,发给他们‘大本本’、‘厚本本’,他们不欢迎,觉得那是给专家学者看的。拉家常一样跟他讲,他就有兴趣。这种宣讲也是密切党群关系、增进党群感情的一个重要途径,关系到党的形象、作风。就像新闻工作者那样,党的理论工作者也要下基层。”郭云甫如是说。
本报记者 薄洁萍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