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新闻战线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记者们一身汗水两腿泥深入乡村采访,众多媒体也改变了“面孔”和“文风”,与老百姓更加贴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摇篮,记者近日走访该院执行院长倪宁教授,他结合新闻学的本质及当前新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走转改”活动的深刻现实意义。
记者:您觉得“走转改”与“新闻”的本质存在怎样的关系?
倪宁:学过新闻的人都知道“客里空”,他是前苏联1942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一个被派往前线的记者。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的生动形象。反“客里空”,是每个新闻人的第一课。
我认为新闻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媒体的根本任务是引导舆论、服务大众,记者深入乡村采访,放下身段改变文风,是在履行新闻人的职责。而这样“走转改”写出的稿件才是真正的新闻。
记者:您觉得当下提出“走转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倪宁: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可否认的是这导致了一些媒体的指导思想发生改变,过度追求经济利润。媒体的播出时间和版面为经济服务,大量的采写围绕着能给媒体甚至个人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发布低俗内容和虚假新闻,这些做法都违背了新闻的本质和规律,更忘记了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人应该学会正确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新闻媒体通过网络找线索,无可厚非。但找到了线索一定要实地核实,挖掘真相,绝不能“复制”线索,“搜索”素材,做在办公室里“编辑”新闻。现在有一种提法是“公民新闻时代”,就是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这就更给专业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下基层核实真相,引导舆论,履行职业赋予的社会责任,要利用网络让新媒体为新闻事业服务,而不是依赖它们,跟随它们。
这种背景下,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记者:您认为开展“走转改”活动应该注意什么?
倪宁: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大学同学到河北日报实习。在河北省坝上采访,跟老乡同吃同住一个月,长了一身虱子,看到坝上草原大量的土地沙化,写了一篇呼吁“退耕还草”的稿子,发了头版头条。我想,当时我们的行为应该就是今天的“走转改”吧。
下基层围着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安排”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虽“围坐一起”,虽“亲切交谈”,但一切都是“导演”的。如何让“走转改”活动避免形式主义和作秀,是我们要考虑的。
不停留在口号上,并不代表越艰苦越好,哪怕是在大城市,只要真正地与生活接触,聆听百姓心声,就是成功的“走转改”。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25年前曾围绕当时武汉农产品市场的皮蛋,进行调查研究,历时半个多月,从生产情况到走长江水路运往武昌的情况,再到皮蛋市场销售情况,又到国营食品公司了解同类商品的经营情况,进行体制机制的比较分析,在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底气充足的情况下,写出了近5000字的通讯稿《皮蛋寻踪记》,揭示市场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强大冲击力。这就是好的来自基层的新闻。
记者:您长期从事新闻教学,您觉得在教学中是否有不深入基层的现象?
倪宁:不回避地说,我们目前的新闻教学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教学与新闻实践脱节。问题的根源出在教师上。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是博士毕业以后留校任教,他们能够写出新闻论文,却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一篇消息。而长期从事实践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又因为高校学历的门槛,无法任教。
原来教授新闻采访课,老师会把学生带到一个纷杂的市场,让学生们自己观察,找到新闻点,回来每人交一篇消息,然后课上点评。现在的老师基本上都在教室里,用教学仪器播放、演示、比较教学内容。我不是否定先进的教具教法,但新闻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量的新闻学院毕业生是将来的媒体人,而不是新闻学的研究者。如何培养出能“走转改”的新闻工作者,并且让他们从繁复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地找到新闻,并正确把握方向,引导舆论,才是新闻教学的主要任务。
(本报记者 刘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