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甘肃省肃州区银达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坚持50多年长盛不衰,历久弥新。本报8月22日头版头条对银达镇群众文化活动做了重点报道。中共酒泉市委常委、肃州区委书记杨克忠对银达镇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写成此文,希望能对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7月16日上午,中央领导兴致勃勃来到甘肃肃州区银达镇视察,充分肯定了银达镇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成果,银达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抓得早,是一个老典型,能坚持50多年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群众的热情参与。强调有关部门要深入总结经验,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并不断发扬光大,大力支持银达的文化发展……
60年的光辉历程
物丰水美、地灵人杰的银达,犹如一颗镶嵌在酒泉大地上的文化明珠,近60年来,沐浴着毛主席按语的光辉,乡村文化事业生机勃勃、历久弥新,走出了一条深深扎根于田野,散发着浓郁乡韵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初,翻身得解放的银达农民和全国的劳苦大众一样,积极投身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的大潮,但目不识丁的银达农民很苦恼,看不懂书、分不清数。因此,学文化成为当时银达农民最迫切的需要。“为学一个字、耐守半夜寒”,“吃罢饭,洗了锅,抱上娃娃上冬学,不但学识字,还要学唱歌”就是当年银达农民业余生活的形象描述。
在轰轰烈烈扫盲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农民们还创建了自己的业余剧团,演出的《红布条》、《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张莲英入社》等戏剧曲艺唱得红红火火,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红红火火的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受到了省、地、县委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不失时机地总结了银达农民学文化的经验,驻乡干部车宏彰与黄显德撰写的《银达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收到了成果》,于1954年在《甘肃日报》上发表。银达农民业余学文化促发展,推动合作化的经验,成为甘肃省合作化的先进典型加以推广,并且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1955年,毛主席在审阅《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对车宏彰、黄显德总结概括的《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颇为注意,并亲笔写下了指导全国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光辉按语——“本书谈文化工作的篇幅不多,这一篇算是好的。为了要在七年内,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消灭文盲,适应农业合作化的迫切需要,一九五六年各地就要做出全面的安排,并且完成第一年的计划”。
领袖的关怀,按语的光辉,无疑为银达乡村文化蓬勃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使银达乡变成了全国闻名的“文化乡”。1958年,银达乡扫盲工作通过省上和国家验收,成为酒泉第一个“无文盲乡”。
改革开放后,银达文化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春天,随着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文化活动日新月异,农民逐步知识化、科技化。镇上率先建起了文化中心,村村建起了文化站,组组建起了文化室,图书拥有量、年订阅报刊数、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60%以上的农民建起了家庭科技图书柜。农民业余剧团的各种乐器、演出服装和道具日臻完备,结束了五十年代“升底子当干鼓、犁栓子当梆子”的历史。
目前,银达镇的文化活动已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全镇建起了5个农民业余艺术团,1个农民体育协会,38个群众自乐班,14个歌舞班,14支社火队,82个农民文艺演出小组,136个家庭演唱队,发展各种文化户3210多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42.5%。佘新村农民张志成一家是典型的文化之家,一家三代17口人建起了银达最早的家庭文艺队,《赶集》、《逛新城》等12个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每逢春节村上组织文艺演出,张志成一家的表演既是保留节目,也是压轴好戏,他们演出从不向集体要钱,也不向观众收费。
农民业余艺术团编演的反映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尚、宣传新变化、讴歌新生活的酒泉民歌、地方小戏、说唱歌舞等节目,不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还走出了酒泉,搬上了荧屏。眉户剧《摔罐》曾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银奖,《勤劳致富多光荣》、《追猪》等7个剧目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银达独有的“地蹦子”、“二鬼打架”、“灯笼社火”、“赶驴”等地方特色鲜明的社火品种,被列为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60年来,文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就银达乡村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来说,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
一是引领了社会文明新风尚。五十多年来,银达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都紧跟时代步伐,以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为主旨,就拿文化能人王桂兰的拿手好戏《全家满意》、《摔罐》来说,其来源于当地真人真事的情节,不仅深受群众喜爱,百看不厌,而且其倡导的孝老爱亲、邻里和睦、互助友爱奔小康的内涵,也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她说:“穷要欢乐富要忍,。我们活一天就要唱一天,唱一曲、乐一把,总比赌博闹事、无事生非强”!她的这种精神,就是银达农民热爱生活,追求文明的缩影。
二是丰富了农民群众业余生活。茶余饭后,忙活了一天的银达农民都会三五成群聚集在文化大院和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或锣鼓家什一敲,来一段铿锵有力的戏曲,或翻阅一下新到的报刊杂志,汲取新鲜的知识养料,或相约杀两盘象棋,在娱乐中抖落一身的疲惫……村民都说:虽然家家都有电视机,有的还有电脑,但窝在家里看连续剧总没有大伙聚在一起开心快乐,我们唱歌娱乐,不光图开心,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活动这一桥梁纽带,沟通感情、交流信息、增长见识,文化活动是我们离不了的生活调味品。
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奔小康为内容的歌伴舞《庄稼汉》、以农村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线的《摔罐》、以依靠科技勤劳致富为主题的眉户剧《二混混接妻》、以银达人迎接新世纪为主旋律的戏曲联唱《绚丽生活飞彩霞》……这一台台由庄稼汉创作的文艺节目,一幕比一幕感人,无不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佘新村民马世荣当兵回来在家务农,很长一段时间心灰意冷,打不起精神,他叔父去世后,村上的“红白理事会”出面为老人举行追悼会时,总结并肯定了老人热衷文化、热爱家乡的光彩一生,马世荣深受感动。从此,他与以前判若两人,一门心思发家致富,还协助村组干部解决难题搞好工作。两户邻居打架,他分别到两家去沟通,前后调解十余次。正因为有了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银达的乡风民风才会愈加淳朴。
四是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在银达,热爱文化事业的文化人既是文明新风的传播者,也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改革开放以来,以蒲春云、贾光明、方秀兰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人,带头学科技、用科技,率先尝试新品种、新技术,拿自家的承包地搞试验田,开鱼塘、建鸡舍、办工厂,成为声名显赫的致富带头人,其中《摔罐》的女主角方秀兰还获得了联合国妇女创业基金奖。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全镇形成了蔬菜种植、经作制种、畜禽养殖、劳务经济四大支柱产业,走出了办协会、建基地、兴龙头的农业产业化之路。2010年,银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89元,今年可达8000元以上,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历久弥新的原因
探究银达文化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毛主席光辉按语的激励和传承是银达文化的神。“毛主席支持我们学文化”!毛主席的光辉按语,不仅令当时的银达农民兴奋不已、热情高涨,也从此在一代又一代银达人心里埋下了渴求知识、尊重科学、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的种子。“可以不吃饭、不能没戏看”,“要当文化人、不做睁眼瞎”,“好读书、读好书”……等等这些群众朴实的话语,既是银达人的心声,也是传承发扬毛主席光辉按语结出的累累硕果。从95%的农民“斗大的字不识半升”,到率先扫除青壮年文盲,从建立全市第一所完全小学,到成为人才辈出的文化之乡。
文化的兴盛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繁荣。连续多年,银达镇中小学生入学率达100%,巩固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适龄幼儿入园率100%。全国著名的上海师范大学数学教授郑兵就是银达拐坝村走出去的农家子弟。该镇培育的1991届毕业生马艳萍在200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一举夺得山地自行车赛冠军。2005年和2007年,王飞、吴鸿伟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2008年,高考学生阚梅以658分的优异成绩摘得全省文科状元,迈入清华大学校门。
紧跟时代贴近农民是银达文化的魂。银达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原本就是从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起步的,它始终反映时代的主题和内涵,代表农民的心声和梦想,并已深深地融进了银达人的精神和灵魂。近60年来,让先进文化走进村组农户,让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走上舞台,银达文化才有了成长的沃土,才有了广阔的天地。银达镇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数十年从未间断,各村组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大合唱、戏曲、曲艺演出、手工制作、书法绘画、摄影、刺绣等展览比赛活动,以利民间文艺不断推陈出新。
各级领导殷殷不息的关怀是银达文化的势。50多年前的一粒种子之所以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今天银达文化大繁荣的局面,这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各级领导为银达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依托。2003年,银达镇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甘肃省文化艺术之乡”、“甘肃省文化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乡镇标兵”等荣誉称号。
深深扎根原野的乡村文化能人是银达文化的脉。在银达乡村文化一步一步走向繁荣的背后,活跃着无数土生土长的文化能人,他们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他们用毕生心血倾注银达文化事业,不断赋予银达文化田园诗情,用浓浓的乡韵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让文化成为震撼时代的最强音。目前,全镇拥有一支1500多人的文体骨干队伍,在这些执着敬业、热爱文化工作的人群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年龄最小的五六岁,有了他们的积极参与,才使得银达文化事业承先启后、生生不息。
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文化工作者是银达文化的筋。几十年来,历任银达镇的书记、镇长(如于仓华、马世林等)都以“文化之乡”来定位银达的发展方向,都以文化来引领群众的思想和生活,以文化凝聚民心,汇聚民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热衷兴修办公大楼之时,银达的干部宁可先修学校和文化站,也不修建乡政府,直到本世纪初,银达的干部仍挤在阴暗潮湿的四合院里办公。就拿现任文化站长李设生来说,自1986年接任文化站长一职后,在文化站工作了26个年头,他立足农村、服务农民,着力抓品牌创新,收集整理了一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心琢磨乡镇文化站发展的新模式,率先成立了“银达文化艺术服务公司”,走出了一条“以文为主、多业并举、文企联姻”的文化建设之路,不仅增强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后劲,也赢得了“干才”的美誉。
银达文化的启示
银达坚持不懈发展文化事业,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其中五点尤其值得深思。
一是文化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好的载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提倡和促进新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重塑社会文明新风尚,是农村日益突出的大问题。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难组织、难教育、难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一些歪风邪气开始在农村有所抬头,现行的运行体制和农民教育管理的方式手段,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农民的教育管理上,一些乡村干部深感过去的老办法已失灵,显得束手无策、茫然无助。而银达依靠文化教化农民、凝聚人心的实践证明,现阶段用文化这只无形的手来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培育新型农民是最好的选择。
二是调动农民参与文化的积极性是乡村文化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乡村文化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其茁壮成长的土壤。银达的实践证明,让农民走进文化、体验文化、享受文化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最好形式。其参与式、体验式的乡村文化发展模式,更能激发农民参与文化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更能引起农民群众的喜爱和共鸣。只有让农民群众参与其中,切身感受文化的魅力,品味文化的乐趣,才能使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进而促进乡村文化长盛不衰、蓬勃繁荣。
三是搭建展示农民才艺的“舞台”是繁荣乡村文化的关键。“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再好的宝贝窝在自己的口袋里也是废物”。因此,只有农民有了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和场所,才能走出家门融入团体,才能在交流中受益,在竞技中提高,在爱好中凝聚,在共荣中享受,才能体味到文化的乐趣,形成繁荣文化的合力。
四是培育人才队伍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核心。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既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核心资源,也是创作文艺精品的根本。没有文艺骨干和文化能人的支撑与引领,乡村文化就犹如无梁之屋。银达的实践说明,如果没有文化工作者的默默奉献,没有文化能人的示范带动,乡村文化就会流于形式,就会丧失其旺盛的生命力。
五是促进文化和经济同步发展是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石。在科技突飞猛进、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离开文化的引领,离开科技的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不懂文化、不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就会越落越远。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社会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西方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开始在我国农村传染,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而放松文化教育,人们的思想就会越来越乱。“有钱能使鬼推磨”,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乡村文化去引领农民的思潮,一些歪风邪气就会在农村蔓延,就会影响农村的稳定,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的大局。
乡村文化的出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类似于银达这些地方乡村文化的路到底怎么走,也提出如下思考:
一要进一步激发农民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凸显农民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自主权和创造性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乡村文化建设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乡村文化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以多样的形式启发农民,使其认清楚自己是农村的主体、农业的主人,既是乡村文化成果的享有者,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探索完善乡村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由于乡村文化建设涉及一些体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单靠农民力量难以完成。就拿银达来说,由于缺少投入,镇上至今没有剧场,群众看戏十分不方便。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虽然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和享受者,但搞好乡村文化建设仅依靠农民远远不够,还必须发挥各级党委、政府作为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体现在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上。乡镇要整合现有资源,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实现县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
三要建立乡村文化能人培育成长的长效机制。文化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为农村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农村文化工作者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文化工作需要,搭建乡村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乡村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在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汲取新鲜养分,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支持和鼓励农民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支持农民群众自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等,以形成一支支“户口”稳定的文化队伍,不断增强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要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本色,赋予乡村文化鲜明的时代内涵。失去了本色,乡村文化就没有了根,跟不上时代发展,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乡村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繁荣乡村文化,既要保持乡土本色,又要顺应时代发展。一方面要坚持自编自创、家庭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保留农民编、农民演、演农民的精髓,把留守在农村的人群紧紧吸引到乡村文化这片乐土上来。另一方面需根据时代发展,推陈出新,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推广字画进农家、民乐进校园、网络进家庭、电影进村组、集体健身舞、“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大院”等新的文化载体,不断丰富先进文化进农家的内容,引领农民追求更高的文化享受。
(作者系中共酒泉市委常委、肃州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