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舒亚(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尽管《妈妈咪呀!》中文版不是百分之百的原创,但从剧本改编上来说是很成功的。歌剧与音乐剧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范围,歌剧在整个艺术市场中是相对高雅的一门艺术,而音乐剧本身的性质首先要轻松,因为它是大众化的。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的内容在改编的过程中结合了一部分我们中国文化的内容。在剧中,我们能听到一些当下的词语,比如说最近使用的一些流行语言或网络语言,这些使得观众在听到时的会心一笑之中,实现一种文化的相互沟通。
音乐剧和其他一些剧目形态不完全一样,它应该拥有的市场消费能力要强于其他任何剧种。在国内,一部歌剧很少在一个城市演到10场以上,音乐剧却有这种自然的魅力和能力。因此《妈妈咪呀!》中文版能上演100多场其实也符合并抓住了音乐剧自身的制作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律。这种尝试和成功是值得庆贺的,因为还没有任何一部音乐剧在中国的舞台上能够演100多场,而且演到100多场的时候观众还有这样的激情。有些剧可能演到最后的时候大家是一种礼貌的热情,有些剧开始演非常轰动,演到最后的时候观众只有50%了,而《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北京最后一场演出观众还是爆满的,还是充满激情的,能看出许多观众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是中国音乐剧未来的市场基础,是启动未来文化消费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