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晚上在白鹭洲散步,看到身边走过的市民脸上露出满足、快乐、惬意的神情,我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员,作为这个城市党委的负责人,就会有一种幸福感。”日前,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充满深情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市民的满足与快乐就是个人的幸福,这是厦门一把手的民生观。在这样的民生观的指导下,厦门又缔造出了怎样的百姓幸福生活?日前,记者联合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2010年厦门市全年财政支出306亿元,其中仅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四项民生事业支出就达100亿元,占总支出的32.8%。“十二五”期间,厦门公共财政对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将比“十一五”翻番。厦门把发展过程变成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
民生项目百姓说了算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为此厦门特地为百姓准备了一个“大礼包”——30项民生实事和惠民利民举措。这些惠民利民举措都是从市民3607条建议中挑选出来的,包括免费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校园安全、城乡医保、安居工程、公交出行等,投资总额将达到135亿元。项目落实得好不好,满不满意,都由市民说了算。这会儿,厦门市民们正为公交票价降低叫好。而仅此一项,政府公共财政必须多支付数亿元。
票价降低了,新路新桥把厦门变“小”了,百姓出行方便又实惠;菜篮子越拎越轻,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人均住房面积从解放前的不足4平方米到现在30多平方米;衣服从样式单调的“全民撞衫”到个性十足的百花齐放,穿着打扮从“无彩”到“五彩”……衣、食、住、行,厦门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厦门人只有一种感觉:幸福的滋味就这样看得见摸得着。
百姓的幸福滋味是从一点一滴里体味而来的,而其背后却折射出了厦门民生大手笔。仅“十一五”期间,厦门民生事业发展就在全国或全省实现了“六个率先”,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建立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推行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轨运行的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建立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推行“建筑工地农民工大病保险”,在福建省率先实现教育事业“双高普九”,让市民在享受保障中,提升幸福感。
让“阳光”照进“阴雨天”
千余年前杜甫发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愿景在如今的厦门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2005年,厦门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房、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帮助中低收入家庭圆了他们的住房梦。67岁的连桂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记者说:“以前,我16平方米的老房子住三代人,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后来,政府给我家安置了新房,四室二厅,140平方米,小区也漂亮,住在厦门很幸福。”去年,厦门竣工10515套保障房,今年还计划将建设4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厦门更是掷地有声地承诺:今后一段时期保障房仍是厦门政府最大的一笔民生开支。
厦门的经济发展成果不仅最大限度地惠及市民,更让弱势群体心里暖烘烘。对贫困家庭,厦门把住房、读书、就业等问题一揽子考虑进去。对残疾人,厦门实施兴办聋哑学校、建设盲道等一系列扶助政策。对于孤儿及孤寡老人,厦门为他们建立了福利院、养老院等,让他们生活无忧,他们脸上洋溢的不是孤寂、落寞,而是阳光与幸福。
这种温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带给他们的是更开阔的发展空间。这里让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让每一个经过、暂住、常住厦门的外地人,都倍感温暖。来厦的务工人员更能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厦门人称他们为新市民,把他们纳入民生保障的范畴,在全国率先将建筑、矿山等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新市民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占了厦门参保人数的48.7%、31.4%、66.7%、61.6%和65.2%。
用轻歌曼舞抒发幸福
“厦门岛很美很美。
厦门岛的美丽举世闻名。”
这是易中天在《读城记》一书开头描写厦门的字句。常有人说,提起厦门,总让人想起生活。确实,在厦门,步行500米就有绿地,走上15分钟就有公园。在公园里,每天都有着跳动的“音符”,唱着歌儿跳着舞把和谐奏。问问每天不缺席的人,他会告诉你,在这样美的环境里“舞”人生,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温馨厦门”广场文化活动、全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节、农民文化艺术展示、“书香鹭岛”活动月、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以及各类节庆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学艺术和娱乐休闲状况,成了判断一个地方群众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厦门音乐厅里常常上演音乐名家演奏会、话剧、舞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往音乐厅的路上。每一位来到厦门的音乐家都会说:“厦门有全国最好的观众”。厦门极少有人会在音乐会上吃东西、走动、开着手机。一场钢琴音乐会,少儿观众的比例有四分之一以上,小乐迷甚至会出手制止旁人在交响曲乐章之间鼓掌的“小错误”。
本报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朱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