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蒙古语译音,意为“娱乐、游戏”,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在草原上举行。彼时正值阳历七八月,草绿花红、羊肥马壮,人们欢聚在一起,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拥有悠久的历史,据石刻铭文《成吉思汗石文》载,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月至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期,这三项比赛结合在一起,成为固定形式。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的那达慕,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和乌兰牧骑演出等新内容,不仅传承着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向世人展现力与美的魅力、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吸引了不少人参与和观看。
草原上留下了很多诗篇,描写那达慕的热闹景象。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
蔚蓝的天空飘着吉祥的白云,
碧绿的草原花儿五彩缤纷,
丰收时节草原的盛会,
聚集着成吉思汗的子孙。
牧民儿女跃马扬鞭纵横驰骋,
姑娘弓满如月箭穿靶心。
老额吉举着哈达为巴特尔祝福,
老阿爸抱着奶酒献给勇敢之神
啊嗬嗬,
开放时代出英雄
这才是草原上的蒙古人!
(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