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高校联盟第八届年会暨“知识经济中的高等教育”论坛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全球近20所高校校长共同签署“宜昌宣言”:院校之间师生交流,学分互认。三峡大学还与9所高校签订了双学位合作培养、共建科研基地等6项国际合作办学协议。“如今的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国家,而是要放眼全球。”新当选的全球高校联盟主席、三峡大学校长李建林说。
科研教学与产业发展“对接”
近几年,三峡大学引进王艳林等4个海归博士团队,为宜昌及三峡区域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的科技支撑说。
王艳林是美国肿瘤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长期在世界顶级医学院——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基因克隆研究工作,在美国基因银行注册了多种新基因和DNA序列,国内外多所知名学府曾向他伸出橄榄枝。
凭借三峡的区位优势、学校学科优势和宜昌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三峡大学“捷足先登”。随后,王艳林又协助引进了刘朝奇、柳长柏等10余名高层次人才,组建起分子生物研究博士团队。
三峡大学又从荷兰引进以雷帮军为领军人物的博士团队,组建了三峡大学“智能视学与图像信息”研究所。入选世界科技名人录的雷帮军,多项成果获国际专利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此外,三峡大学还从加拿大、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一批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为学校学术团队建设、科研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
培养人才与传播文化“并举”
走进三峡大学校园,各种肤色的外教、留学生,带来了一股浓浓的国际化氛围。
在湖北众多高校中,三峡大学的留学生数量位居前列。近年来,学校共招收外国留学生1500多人,目前在校留学生700多人,有来自欧美国家的,更多的来自南亚国家。
三峡大学是较早在南亚国家开拓生源的高校,印度、尼泊尔留学生多为五年制的医学本科生。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除了外教,全是在英语国家长期留学和工作、医学专业过硬的老师。
截至目前,三峡大学已培养医学留学生四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学成回国,受到本国高度认可。
立足三峡与全球视野“交织”
地处世界水电之都的三峡大学,水电特色鲜明。学校先后有6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12月,水利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支持三峡大学办学协议。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政府、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葛洲坝集团、宜化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建立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154个,研究生创新基地32个。
三峡大学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及科研合作关系,累计交换学生700余人,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超过70%。
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艾伦,两院院士温诗铸、葛修润,人文学者王立群、余光中等一大批科学大师和文化名人走进三峡大学,授业讲课。
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陈 芳 张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