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风雨兼程创业路 改革发展谱新篇

    ——中南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回顾与展望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8日   07 版)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陈达云 中南民族大学校长 雷召海

        在硕果盈枝、满园飘香的金秋十月,中南民族大学将迎来60华诞。历经60个寒暑春秋,中南民族大学走过了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在几代民大人的辛勤耕耘下,中南民族大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书写了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走出办学新路

        中南民族大学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综合性民族大学之一。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累计培养了各民族高素质人才10万余名,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

        应运而生

        解放初期,为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政务院公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筹建民族学院。1951年1月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确定由中南教育部领导,委托中原大学筹办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并于当年11月29日正式开班办学。1952年11月27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学院。学校初创时期,以短期培训少数民族干部为主要任务。从1958年起,开展系科设置和专业调整,学校步入了本、专科正规化教育阶段。1966年,“文革”爆发,对学校造成了强烈冲击。1966年秋季,学校被迫停止招生;1970年,学校被强令撤销,建设发展了近20年的中南民族学院毁于一旦。

        在近20年艰难曲折的办学过程中,中南民族学院共为中南、华东地区培养了民族政治干部和本、专科高级专门人才6,000多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民族院校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乘势而起

        1980年, 经国务院批准,复办的中南民族学院在南湖之畔开始兴建。复办30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培养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海内外影响不断扩大。

        学校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需求,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在“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学科建设思路指导下,学校倾力打造特色学科。截至2011年,学校已拥有10大学科门类的65个本科专业和12大学科门类的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8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2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目前已建成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14门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品牌专业。

        学校着力于增加总量,提高水平,优化结构,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专门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通过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有效措施,使师资总量快速增长,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发展势头良好的师资队伍。到2011年,学校专任教师达到1,240人,其中,正副教授575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6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9人,省部级专家32人,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

        学校长期坚持“两个面向,两个服务”宗旨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现设有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女书、等离子体等48个研究机构;拥有15个省部级科研机构。2008年至2010年,学校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8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9项,引入科研资金3,059万元,出版专著116部,发表论文1,781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1项。

        学校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着力在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和科研促进教学四个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加强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更新教学手段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选修制、辅修制、重修制、学分制、教考分离制等制度,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0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2个。2006年至2010年,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在校学生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00余项。学校现在7个省(自治区)实行一类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与录取分数稳步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需要,学校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已与美、法、英、德、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近3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2008年,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联合创办了我国民族院校唯一一所孔子学院。

        抢抓机遇,内涵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效益明显增强。2011年,56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生达23,258人。学校现占地面积1,446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8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

        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积累发展经验

        经过60年的风雨砥砺,中南民族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齐全的高等学府。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也是几代中南民大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结果。

        立校之魂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学校的立校之魂。自创建以来,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主题,服务于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切实加强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努力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成为增强民族团结的骨干、维护祖国统一的骨干、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骨干、推动民族地区改革与发展的骨干。

        立校之本

        坚持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是民族院校的立校之本。在60年发展过程中,中南民族大学始终秉持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在招生方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倾斜,确保在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在60%以上;开办预科教育,为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学校采取分层分级教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有效措施,保证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学科建设上,以民族学特色重点学科为核心,打造大民族学学科群,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相关学科专业,加强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法制、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民族医药等专业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各民族先进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成立干部培训中心,并先后与湖北、贵州、海南等省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定期开办民族干部培训班;鼓励并组织干部、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学生,深入民族地区顶岗挂职、实践实习、社会调查,了解民族地区发展情况,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两个结合

        民族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相结合,这既是民族院校在六十年曲折前进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民族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发展过程中,学校坚持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先后制定了《1958年-1962年事业发展规划》、“六五”规划等,为不同时期的学院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同时,学校不断更新观念,适时调整办学思路,从创办初期以短期民族干部培训为办学方针,到1956年后正式迈开了向民族高等师范学院发展的步伐。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办学基础条件、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建设;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科研并重,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特色发展

        60年来,学校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机遇和自身优势作为战略资源,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树立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抢抓机遇,实现了学校事业的良性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宗旨,保持和发展民族大学特色,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校以民族学为主干,构建民族学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了民族学博物馆、民族研究中心,设立了民族文献资料库,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学校全面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大局,倾情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民族问题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当前民族工作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学校先后与湖北、贵州、海南、广西等省区的地方政府和学术组织签订合作协议,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调查研究,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通过派遣干部挂职、安排教师顶岗、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参与湖北省“616工程”等多种方式,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努力当好智囊团、思想库。

        传承辉煌,志存高远,描绘美好明天

        学校“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发展战略: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发展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个生命线,突出强化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办学特色的彰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化办学程度,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改善办学基础条件,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水平。

        质量立校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目前民族院校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办学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开放办学水平的重要时期。为此,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争取在条件成熟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实行“本硕”或“硕博”连读;加强教学团队和名师建设,构建课程建设平台,推进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建设,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制定和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学科兴校

        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学科建设,关键要有效实行“四个集中”和“六个导向”。所谓“四个集中”是指教师要向学科团队集中,学科团队要向硕士点、博士点集中,硕士点、博士点要向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平台集中,学科平台要向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集中。通过集中,实现师资队伍的有机整合,实现学术团队力量的规模集成。“六个导向”则指学科队伍建设要以基地为导向,以重点实验室为导向,以重点项目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导向,以名师为导向。同时,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实行分层次建设,优先发展申报博士学位学科,重点打造学校的特色学科和学科特色;在本科专业建设上,深化专业结构调整,在加强文科专业建设力度的同时,着力加强理工科、应用型专业建设,大力发展新兴学科。

        人才强校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就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围绕学科发展需求,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领军人才。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逐步建立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努力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级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教辅和工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特色荣校

        积极培育办学特色,强化特色意识,重视特色建设,既是我国大学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的必然趋势。推进特色荣校战略,就是要积极投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适应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迫切需要,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凸显办学特色。进一步发挥民族学这一重点和特色学科的传统与优势,组建大民族学学科群。整合学校的有关研究力量与资源,积极挖掘新的优势特色增长点,不断凝练新的学科特色,发展新的特色专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