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从高深走向亲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巡礼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3日 06版)
    从上之下依次为公方彬、方永刚、贾凤姿

        你可以想到很多闪亮的名字。方永刚、贾凤姿、公方彬……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也许几年前的你会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深奥、枯燥且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也许,你还会认为这门科学距离生活十分遥远。但今天,或许你会改变这样的印象。因为,你的身边可能会有这样的老师,他们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这门科学变得亲切可感。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如今硕果累累。在教育部社科司,记者了解到最新的数据:全国高校社科教学科研人员已达44万人,(其中,教授5万人,副教授12万人)。“在队伍、成果、项目、经费、获奖等方面均占全国社科研究的80%以上,他们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教育部社科司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回顾过去,高校社科进展显著

        背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2004年初,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提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奋斗目标。

        历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新进展,教育部社科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突出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教育。二是推进理论创新。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教书育人又潜心治学,产出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传世文献和学术精品。三是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运用自己的知识才智和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科研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它的突出贡献就是将个体、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团队、综合的力量,推动了高校科研组织形式由分散走向整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固定走向流动。”

        站在新起点,发展还须加力

        背景: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共出版社科著作约13万部,发表论文约151万篇,其中在国外期刊发表约2.5万篇,提交各类研究报告约5.6万篇。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中,来自高校系统的占67%,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但是,深刻变革的国际国内形势,日益频繁的思想文化交锋,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给哲学社会科学带来了严峻挑战。“与国家发展和时代要求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位负责人一针见血,“例如,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科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对外学术交流日益广泛,同时实质性、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合作有待加强;适应现代科研规律的科研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未来十年,五大能力建设实现新的发展

        背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十年,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基本建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目标如何实现?应在哪些方面着力?教育部社科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点是要增强引领能力、育人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在五大能力建设过程中实现新的发展。”

        “一是增强引领能力。要充分发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是增强育人能力。要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着力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三是增强创新能力。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点实施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重大作用的文化工程,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组织形式,完善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建立横跨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型研究机构。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发挥高校人才密集、学科齐全、力量雄厚的优势,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加强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提高研究和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重点建设一批高层次智库。

        五是增强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发挥高校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优势,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谈到未来,这位负责人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姚晓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