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09日 星期日

    成品油价格16月以来首次下调
    国家发改委回应油价“涨多跌少”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09日   02 版)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冯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天发出通知,决定自10月9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300元,大约每升分别降0.22元、0.26元。

        据了解,此前最近一次下调油价是在2010年6月1日,此次调价为16个月以来首次下调。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国内油价“涨多跌少”、“涨快跌慢”等观点,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今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回应指出,2008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16次调整,其中十升六降,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但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升所导致的。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总体上呈现震荡攀升态势,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WTI)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从2009年初的每桶35美元和40美元左右涨至目前80美元和100美元左右,今年4月最高时分别涨到114美元和126美元左右,涨幅超过200%。从国内市场看,为减缓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国家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应提高70%以上,但实际仅上调了50%左右。

        针对“涨快跌慢”的观点,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则表示完全不存在。在成品油调价操作中,每逢国内油价需上调时,因要考虑对下游行业影响以及通胀压力,国家不仅适当控制调价幅度,还经常推迟调价时间;每逢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跌时,国家即按当时国际市场油价与上一次调价时水平所对应的降幅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从调价操作时间看,不存在“涨快跌慢”问题。

        此外,8月份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快速下跌,而我国至今才下调油价。对此,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解释说,按照现行定价机制,国内油价调整主要是依据国际市场一段时期内相关原油价格变动情况,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会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