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01日 星期六

    建设让群众满意的文化环境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效综述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01日   03 版)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14个省市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除4个直辖市和西藏、新疆外,其他25个省区的318个副省级和地级市中,已有306个组建综合执法机构,221个完成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整合,分别占总数的96.2%和69.4%。

        2009年12月,洛阳作为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了市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四个单位的行政执法权,撤销洛阳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市文物监察大队,成立洛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改革之后,文化市场检查的部门虽然有所减少,管理次数却增加了,力度也不断加大,短时间内就扭转了过去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被动局面。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速度快了,扯皮推诿现象不存在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早在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就彻底实现了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总署原直属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一批国家级知名出版社和出版物发行企业组成中国出版集团,与总署脱钩;2004年起,地方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也开始积极改革,实现了“局社分开”。当下,多数地区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都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瘦身”后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着力调整职能定位,逐步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全社会转变,职责更加明确,“越位”、“缺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正如相关工作人员所说,“我们过去是只管脚下,现在则要服务天下。”

        广州市建立了网络文化监管机制,建立了“网络监控平台”,运用“搜索引擎”对网络文化市场进行网上巡查,运用“时间戳”技术,远程固定网络案件的违法证据。青岛市建立了网上执法办案应用系统和文化市场监管系统,实现了文化执法信息共享、执法案件处理流程公开、重大执法事项全程跟踪、文化经营场所实时监控。天津、重庆、西安、兰州等地,也纷纷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等多种媒体开展宣传,开展未成年人“反盗版签名”、“健康上网承诺”活动,建立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加强社会监督。

        青岛市将“扫黄打非”工作作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重中之重,以封堵查缴非法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文化垃圾、遏制侵权盗版行为、查处非法报刊等为工作重点,全市出版物市场始终保持平稳、健康、有序的态势。出版物销售门店经营比较规范,兜售非法和盗版出版物的游商地摊无证照经营者被有效整治。据统计,自2009年底组建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以来,全市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0多万件,清理取缔兜售非法和盗版出版物的游商地摊无证照经营者840余个,文化环境越来越健康有序,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上升。

        本报记者 吴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