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东北平原上稻田连成片,玉米排成行;土豆个头大,大豆闪金黄……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平原一派丰收年景。记者近日跟随水利部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在东北三省调研时发现,在这一片丰收之景背后,东北三省水利部门因地制宜出台的既高效又节水、既“数字”又“环保”的水利措施,促进了粮食增收,保障了粮食安全。
黑龙江:用好每滴水
都说北纬48度是土豆生产的黄金地带,但是位于这个地带的黑龙江省克山县土豆产量却一直不理想。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基本上靠天吃饭,不采取任何灌溉措施,“以前土豆出苗的时候遇到春旱,往往要比正常的苗株矮20厘米左右。”2011年初,克山县在双河乡中心村开始建设覆盖2122亩耕地的大型喷灌工程,联合当地村民组成生产合作社,通过土地承包和流转等方式进行土豆的集约化生产。克山县兴佳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生产合作社。公司负责人孙立涛告诉记者:“今年春旱比较严重,多亏了这几台大型喷灌设备,今年我们每亩土豆的产量能达到3.7吨,每亩就能多收2400多块钱。”
克山县大型喷灌工程仅仅是黑龙江省推动节水灌溉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大庆市大同区祝三乡平桥村,当地村民郭景全兴冲冲地掰开一个玉米棒子告诉记者:“我家有43亩地,今年全部使用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每亩纯收入就能有1500块钱左右。这技术不仅省时,还省水,一亩玉米地每年就可以省170多个立方的水呢。”
吉林:调水用上了高科技
在吉林省最大的商品水稻和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灌区,记者看到灌区内总干渠、干渠、斗渠、农渠、排水干沟等水利设施纵横相接,延伸阡陌之中。在前郭灌区红光农场,记者仔细端详着水渠旁一台监测水渠流速的仪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可别小瞧了这台仪器,监测水流速度、量测水量、收费计量都要靠它呢。”前郭县第一灌区二引干渠系农民用水户协会会长李宝喜接过话茬说:“就是靠这种分布在各大渠系旁的量测水设施,将数据实时传到监测中心,中心就可以自动调水灌溉。以前一条水渠10个小时不一定能引水到头,现在不到20分钟就能到水田。”
吉林省在田间地头探索实现灌溉管理信息化,在灌区调水上更是进行调水现代化建设。在引嫩入白首泵站现场,吉林省白城市引嫩入白建管局副局长于永泉介绍,引嫩入白工程承担着吉林省白沙滩灌区、五家子灌区、哈吐气灌区三大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功能。运行时,调度中心通过引嫩入白综合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工程的泵站和输水全线统一运行监控、实时监视和控制调节,水量、闸位信息采集和控制都可以自动化进行,“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控制灌区调水的工作了。”
辽宁:稻田养蟹,滴灌大棚
辽宁省西南部的大洼灌区素有“辽河下梢,十年九涝”的说法,面对这种情况,灌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创造性地将河蟹养在了渠道内,既满足了输水需要,又兼顾生态效益。而在辽宁省西部的北票市台吉镇东台吉村,由于干旱严重,当地村民一改原有的大水漫灌灌溉方式,将滴灌引入大棚,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59岁的东台吉村村民张富见到记者,一把掀开大棚上薄膜的一角,指着里面将要成熟的西红柿说:“市里头给咱把设备铺进了大棚,咱自个儿掏点电费,既省钱又省时还省水。等成熟了,市里面有人专门来收。一年纯收入少的话可以赚个十万八万,多的话二三十万都有可能呢。”
农谚说得好:“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调研时,从东北三省给出的数字看,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150亿斤,吉林省可达600亿斤,辽宁省可以突破360亿斤。这些数字说明,只有给庄稼好好地上水“解渴”,黑土地才会产出更多的粮食。
本报见习记者 汪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