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4岁便登上讲台,成“小老师”给“大学生”讲课;他,任教农村38年,走到哪里,哪里的学校就会成为“香饽饽”;他,贷款资助学生,只为山区孩子能顺利读书,赢得明天。他就是乌蒙山区播撒希望的使者——左相平。
少小执教鞭,扎根山区讲台38年
38年前,盘县保田镇鹅毛寨村小学一教室内,一个14岁的孩子站在讲台上授课,下面坐着的学生多是他村里的叔叔、伯伯。“小老师”紧张而兴奋,“大学生”新奇又开心。
这就是左相平的第一节课,至今忆起,他仍然有掩饰不住的羞涩和快乐。“从小就梦想做老师,没曾想,从那一节课开始就再也没停住,一干就是38年。”左相平说。
盘县地处乌蒙山区,与贵州其他山区县一样,农村教育比较落后。从扫盲到“两基”,再到如今的素质教育,38年里,从这个乡到那个镇,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所有的课程左相平都教过。而且,教出的学生成绩突出,培育的老师业绩优良。
1975年至1979年,左相平做了5年的民办教师,每个月拿着10元的工资,但这让他心满意足。
左相平也曾有转行做公务员的机会,但是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他舍不得学校,舍不得离开学生。
“改革开放后,教学条件在一天天改变。”左相平说,有些学校正在告别小黑板,用上多媒体。2000年至今,左相平已在响水中学工作11年,看到学校一天天在变化,学生们学习、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他乐呵呵地徜徉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学校已经开学20多天了,左相平参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大会后一回到盘县,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学校,他要听学生们读书,看学生们上课。
舞动“魔法杖”,农村学校也能成“香饽饽”
左相平任教的都是农村中小学,从老师到校长,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学校就会成为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尤其是响水中学,左相平任校长的11年里,中考录取人数曾连续7年获得六盘水市乡镇中学第1名。11年里,有50多位教师走出响水中学,其中多数成为县城中学的骨干,3人还做了农村学校的校长。因此,响水中学被当地教育界称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老师们说,他个头虽不高,能耐却不小。问及有何秘诀?左相平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踏踏实实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培养老师。
“左校长总有办法激励我们。”响水中学的老师们说,左校长舞动“魔法杖”,能够让同事们之间自觉形成很强的竞争意识。
左相平说,办好学校,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最受益的永远是学生。
左相平带头上好每一节课。一到他上课,学生们就会很开心,因为可以听他唱歌、说顺口溜、讲郑板桥修改老师诗词的故事。
“人病痛、有原因,不是鬼怪显神灵。喝冷水、吃剩菜,肮脏下肚怎么行?苍蝇沾、蚊子叮,怎么不会生病痛。”一首顺口溜,山村娃懂得了不少卫生知识。
左相平说,用心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让老师们在教学中锻炼、提升,农村学校就会有希望。
资助学生渡难关,让孩子明天的路更好走
乌蒙山区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少群众生活贫困,一些孩子因穷辍学,左相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个名叫李谊文的学生,临近中考时,因父亲病重家中债台高筑无钱上学。左相平了解情况后,追至半路,将准备回家的李谊文带回学校。
从初中到高中,当时每月工资仅有200元的左相平,每学期却要拿出400元钱资助李谊文。当时,左相平父母生病,家里孩子都还小,用钱经常捉襟见肘。为了帮助学生和维持家里生活,他几次贷款。
“记得总共贷了5次款。没办法,农村孩子难,帮他渡过难关就好了。”提及此事,左相平的妻子梁成花非常理解丈夫。
从教38年,尤其是1996年以前的10多年时间里,左相平吃住在学校,无法照顾家中父母、孩子。这一切,都由妻子梁成花承担。
作为丈夫,左相平只能看着妻子默默承受这一切。心疼,但从未讲过,“我最能理解山区孩子读书的不易,不能再让他们走我当年那样的坎坷上学路。”左相平说。
从小酷爱读书的左相平,入学前经常偷偷地从门缝里学识字。看到他“偷学”到不少字,启蒙老师将左相平带入课堂,徜徉于知识的世界。
“当时如果没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要像他们一样,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读书、学知识,赢得明天。”左相平说。(据新华社贵阳9月12日电 记者王新明)